| ...拄牢苍璧岛,长鲸截断红尘路。 黄公高节懔犹在,茹侯英标俨如睹。 芷翁器业国有传,逸少词章家有谱。 扶桑日出长精神,沧溟际天豁襟宇。 潮水生落见乘除,风涛澎湃尝敛阻。 耳目所接皆为学,身心所会当约取。 旦气清明方见性,人生涉历终知趣。 规模要放面前阔,议论要到心平处。 雪霜之际有阳春,波浪之中有砥柱。 |
| ...。 故人别我向何许,兰溪水深苇可杭。 忆初识君上君堂,论交许参鸿雁行。 三年还往少间断,惠好如此宜毋忘。 人生会合胡能常,君行我留增慨慷。 虽云吴楚数驿地,书札便恐疎寄将。 君才有如玉截肪,不待雕琢成文章。 一官婆娑百僚底,众谓宝器横道旁。 问君此去何其忙,金尊彩服乐未央。 他年盛事一门见,父子持橐俱明光。 |
| 幽居少人事,三径草不开。 隐几虚室静,闲云入坐来。 至道非内外,讵言才不才。 宝月当秋空,高洁无纤埃。 心灭百虑减,诗成万象回。 亦有吾庐在,寂寞旧山隈。 从容未归去,满地生青苔。 谢公寄我诗,清奇不可陪。 白雪飞不尽,碧云欲成堆。 惊风出地户,虩虩似震雷。 吟哦山岳动,令人心胆摧。 思君览章句,还复如望梅。 慷慨追古意,... |
| ...知百川归,固有含容德。 潜奇与秘宝,万状不一识。 嗟彼达头微,谁传到京国。 乾枯少滋味,治洗费炮炙。 聊兹知异物,岂足荐佳客。 |
| ...者戒车马,故意改未尝。 我家小于斗,下榻出仓黄。 绳枢三椽共,君视犹雕梁。 贫又少甘脆,而君甘秕糠。 晨兴乌鹊先,夕憩星宿张。 上言体金玉,时节登虞唐。 下言复家世,努力事文章。 琐细及儿女,骨肉谊莫当。 君来历州府,所在诸侯良。 肝胆皆善子,子去锥脱囊。 问胡独善我,风雨度钱唐。 我时熟君指,又不罗酒浆。 何况动隣里,磨... |
| 韶光又是二分过,日月如梭可奈何。 对景诗成新意少,持杯量减旧时多。 禁烟修禊偶同日,落絮飞花逐逝波。 只恐阴晴天不定,明朝有兴亦蹉跎。 |
| 羲之称书圣,诸体无不有。 齐梁作者无,李唐推颜柳,惜哉世已远,赝者十之九。 宋元差可寻,翰墨出亲手。 机暇戒宴安,时或游艺薮,就中名迹夥,唯爱鲁直叟。 倜傥无安排,潇洒绝尘垢,譬如百尺松,孤高少群偶。 信笔一规摹,运腕忘妍丑,所师在神劲,讵论形肖否。 伊余有深意,笔谏曾谨守,好尚苟不端,丧德良已厚。 所爱汲黯戆,裁诗铭座右。 |
| 县城荒僻民居少,吏事全稀似隐沦。 且喜桑郊接乡树,莫嗟蓝绶染京尘。 鸾姿岂合淹仇览,仙骨应难滞子真。 好在公余频寄问,我方江上学垂纶。 |
| 君臣一德千龄际,柱石三朝四纪中。 天下重轻常系望,膝前谋议不言功。 位高少有名兼美,体健方知福更隆。 谩道汾阳贵且寿,若论勋考亦惭公。 |
| 灿灿辰角曙,亭亭寒露朝。 川原共澄映,云日还浮飘。 上宰严祀事,清途振华镳。 圆丘峻且坦,前对南山标。 村树黄复绿,中田稼何饶。 顾瞻想岩谷,兴叹倦尘嚣。 惟彼颠瞑者,去公岂不辽。 为仁朝自治,用静兵以销。 勿惮吐捉勤,可歌风雨调。 圣贤相遇少,功德今宣昭。 |
| 君家相国旧元勋,凛凛中丞继后尘。 谈笑二年同幕府,风流一倍愈它人。 南都去后少佳客,西洛归来多老臣。 我亦宦游无久意,它年松竹许相邻。 洛水留人一向干,雪泥溢路十分寒。 送行我岂无樽酒,多难君知久鲜欢。 回首只应怜老病,凌风争看试轻翰。 到家定见嵩阳老,问我衰迟未解官。 〈司马君实提举嵩山崇福宫。 〉 |
| ...义婉如兰。 先言叹三友,末言惭一官。 丽藻高郑卫,专学美齐韩。 审谕虽有属,笔削少能干。 高足自无限,积风良可抟。 空想青门易,宁见赤松难。 寄语东 |
| ...味自同臭。 大哉无碍浴,天地不轻授。 严霜与列日,冬夏特异候。 人生困凌薄,往往少中寿。 飘飘澡雪力,狴犴忽蒙宥。 |
| ...襁褓。 何幸亲见之,是子当跨灶。 深源出芳流,盛德受丰报。 家庆三世图,人閒如此少。 弥月汤饼席,云气尊与少。 欢极不知醉,老怀得倾倒。 平生汝从我,笃友肝胆照。 凛然来者惧,今乃知有绍。 回首我回儿,贤否虽未料。 庶如我汝心,世世式相好。 |
| 一饭留人意甚真,数篇仍出好诗新。 追随却恨向来少,怅望空增别后频。 到处鹭鸥如习熟,转经山水尽精神。 可怜吟讽多余地,只是登临无苦人。 |
| 种竹山分浇稻水。 箕颖田园,菘少屏风里。 玉树芝兰谁可比。 堂前索甚裁桃李。 薄劣莺儿来报喜。 似说朝来,麦秀茧眠起。 快唤巢由同一醉。 |
| 几夕华星动紫躔,少微光入太微垣。 帝临便座延公衮,人喜安车到国门。 恳叙官仪还汉节,亲承需宴酌尧樽。 朝家贵老超三代,惇史行看记善言。 |
| 带郭人烟少,通村径路微。 水光浮栋宇,野色动窗扉。 小树无重数,前山不合围。 艰危邻虎窟,奔迫诡牛衣。 白舫意何适,丹枫看即稀。 西园小茅屋,知复几时归。 |
| ...绪恶,僚友决去如飞鸿。 朱侯官居邺城下,不脱辔衔秣征马。 绿槐阴阴门对街,唯我知君少闲暇。 新从天上拜书回,去效割鸡宋之野。 宋城万家有和气,明府岂弟心倾写。 愧君乞言极忠厚,安得琼瑶赠盈把。 古来为县有盛名,不过垦田归桑柘。 欲苏浊水頳尾鱼,舞文吏胥无假借。 朝廷本意在治安,外论不然可惊唶。 岂如规摹跨三代,首听官师困鳏寡 |
| 还乡老于死,举目少耆宿。 邑屋亦或非,所余但乔木。 曩时列鼎家,今不饱半菽。 盛衰迭变迁,何者非陵谷。 羸然九十翁,世故见已熟。 偶能达一理,万事等破竹。 布缝一称衣,藜煮半釜粥。 余年更何为,枕藉糟与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