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黄夫子从汶上来,三束瓜虀送风土。 应知我亦困虀盐,肯食沽酒与市脯。 食肉者鄙无远谋,甲第纷纷何足数。 饮蔬饮水真乐哉,千古风流想尼父。 |
| 尼父叹逝川,匪惜岁月流。 斯道未尝绝,是身当自修。 苍姬尚可为,遽已云继周。 代谢理必尔,天命夫何尤。 骚人痛楚亡,哀怨悲凜秋。 汝能护青阳,终不黄落不。 至人尽其心,分外非吾忧。 所以牛山泪,徒为晏子羞。 |
| 有形则有影,畏影当念形。 日月难久晦,处阴乃暂停。 光照不复离,疾走何所宁。 当是诮尼父,我辈乌忍听。 结庐虽可托,夜烛亦荧荧。 直躬观罔两,将此同醉醒。 |
| 逝水向东流,前后浪相续。 尼父达机兆,川上叹不足。 人生天地间,百年诚短促。 菁华草头露,光景风中烛。 两鬓成枯蓬,萧萧不再绿。 那知今日欢,不是明朝哭。 所仰唯圣贤,亦复归鬼录。 而况顽冥者,厥身沈利欲。 随流不知返,终世常仆仆。 大化一朝尽,腐灭同草木。 岂若黄绮徒,居然在空谷。 于焉自逍遥,其人美如玉。 吾生千载余,... |
| 是身犹厦屋,下栋乃上宇。 一旦贺燕雀,千关庇风雨。 轮奂易翬飞,难致础上柱。 桓楹一以植,次第万厥户。 尼父早志学,更加岁十五。 生知幼至壮,始以此自许。 父师宿培壅,忍作籧篨俯。 贞固躯峙干,幸不夷左股。 立斯以行斯,万里在接武。 务本果焉赖,肠书饱撑拄。 |
| 四十之年,头颅如此,岂不自知。 正东家尼父,叹无闻日,鄹人孟子,不动心时。 顾我未能真自信,算三十九年浑是非。 随禄仕,便加齐卿相,于我何为。 人间郁蒸难耐,谁借我五万蒲葵。 上玉台百尺,天连野,楼千里,江射晴晖。 此意分明谁与会,但时把瑶笙和月吹。 吾归矣,有鸿相与和,鹤自由飞。 |
| 有客乘车建其,四牡骖服腾飞,华绶杂佩陆离,指顾绰有余辉。 贲然到我柴扉,我生靡识轻肥。 旋穿敝屣粗衣,延之欲语襟期。 客言子其病而,胡不与世推移。 余曰子言诚非,穷达有命有时。 与其如脂如韦,孰若饭糗羹藜。 颜子陋巷审饥,尼父尝称庶几。 恬淡道德之基,不义富贵奚为。 将子勿复致辞,吾志非君所知。 |
| 季札墓傍碑,古称尼父篆。 始没春秋义,十字固莫浅。 磨敲任牧童,侵剥因野藓。 嗟尔後之人,万言书不显。 |
| ...阅膏粱。 有子盈之,乃其最良。 心志乎道,视之如忘。 博究六艺,并包五常。 东家尼父,北窗羲皇。 日相讨论,兼收并藏。 五经在笥,一经名堂。 谦以自牧,虽晦而光。 实浮于名,虽抑而扬。 伊昔孟氏,排墨与杨。 斯文羽翼,吾道栋梁。 岂特诗书,独称其长。 诸儒之说,于孟何伤。 吾子命名,既择而详。 通而贯之,辉涵汪茫。 剖破... |
| 古之学为己,今之学为人。 始乎芒芴间,扩充遂无垠。 克己而复礼,天下皆归仁。 尼父百世师,道妙圣且神。 天将为木铎,故未丧斯文。 贤哉颜氏子,至乐忘其贫。 语之而不惰,好学无与伦。 孟子养浩然,卓尔踵后尘。 万钟与千乘,不肯易其身。 茫茫自圣哲,六籍经几秦。 末学更多岐,学海无问津。 伊川二先生,身修道愈振。 当年从之游,... |
| ...。 更凭石髓媒妁之,混融并作一家春。 季良不用笑伯高,张竦何必讥陈遵。 时中便是尼父圣,孤竹柳下成一人。 平虽有智难独任,勃也未可嫌少文。 黄龙丙魏要兼用,姚宋相济成开元。 试将此酒反观我,胸中问学当日新。 更将此酒达观国,宇宙皆可归经纶。 书生触处便饶舌,以一贯万如斲轮。 使君闻此却绝倒,罚以太白眠金尊。 |
| 东方昔借车,尼父尝假盖。 一马兹不全,夷涂出如阂。 人无托乘宠,朝罕均茵载。 策足本乏谋,临风嗟有待。 京洛富华厩,權奇出青海。 翩翩陌上郎,灭没争星迈。 珂音杂鸾响,韉势动霞綵。 东郭独何为,徒行履将败。 |
| 再见封侯未为快,一掷成卢安用再? 世间得意固多矣,堪笑穷人事常败。 我生出仕四十年,寸进恰如船上埭。 即今卧病茅檐里,回首穷通竟何在! 荆山之下玉抵鹊,两京春齐论斤卖。 苏秦煌煌佩六印,尼父栖栖厄陈蔡。 玄保美官辄见思,东野出门常有碍。 躬耕至老岂不佳,子孙当以吾为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