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清朝「尽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清]

    《江行望秣陵作》

    轻舟夜剪秋江,西风鳞甲生江面。
    瓦官阁下,方山亭外,惊涛雪片。
    一带蒋州,千寻铁锁,等闲烧断。
    只波间皓月,流光欲下,旧曾照,金陵县。
    何处回帆挝鼓,更玉笛、数声哀怨。
    回思往事,永嘉南渡,流人何限。
    如此江山,几人怜惜,斜阳断岸。
    正江南烟水濛濛,飞尽楚天新雁。
  • 2
    [清]

    《紫萸香慢 送雁》

    恨沙蓬,偏随人转,更怜雾柳难青。
    问征鸿南向,几时暖返龙庭。
    正有无边烟雪,与鲜飚千里,送度长城。
    向并门少待,白首牧羝人,正海上,手携李卿。
    秋声,宿定还惊。
    愁里月,不分明。
    又哀笳四起,衣砧断续,终夜伤情。
    跨羊小儿争射,恁能到,白蘋汀。
    尽长天遍排人字,逆风飞去,毛羽随处飘零,书寄未成。
  • 3
    [清]

    《高阳台·桥影流虹》

    桥影流虹,湖光映雪,翠帘不卷春深。
    一寸横波,断肠人在楼阴。
    游丝不系羊车住,倩何人传语青禽?
    最难禁,倚遍雕阑,梦遍罗衾。
     重来已是朝云散,怅明珠佩冷,紫玉烟沉。
    前度桃花,依然开满江浔。
    钟情怕到相思路,盼长堤草尽红心。
    动愁吟,碧落黄泉,两处难寻。
  • 4
    [清]

    《念奴娇 石头城》

    悬岩千尺,借欧刀吴斧,削成城郭。
    千里金城回不尽,万里洪涛喷薄。
    王浚楼船,旌麾直指,风利何曾泊。
    船头列炬,等闲烧断铁索。
    而今春去秋来,一江烟雨,万点征鸿掠。
    叫尽六朝兴废事,叫断孝陵殿阁。
    山色苍凉,江流悍急,潮打空城脚。
    数声渔笛,芦花风起作作。
  • 5
    [清]

    《煮粥行》

    ...壮今年老,去年人众今年少。
    爷娘饿死葬荒郊,妻儿卖去辽阳道。
    小人原有数亩田,前年尽被豪强圈。
    身与庄头为客作,里长尚索人丁钱。
    庄头水涝家亦苦,驱逐佣工出门户。
    今朝有粥且充饥,那得年年靠官府!
    商量欲向异方投,携男抱女充车牛。
    纵然跋步经千里,恐是逃人不肯收。
  • 6
    [清]

    《风流子 出关见桃花》

    海风吹瘦骨,单衣冷、四月出榆关。
    看地尽塞垣,惊沙北走。
    山侵溟渤,叠障东还。
    人何在?
    柳柔摇不定,草短绿应难。
    一树桃花,向人独笑。
    颓垣短短,曲水湾湾。
    东风知多少?
    帝城三月暮,芳思都删。
    不为寻春较远,辜负春阑。
    念玉容寂寞,更无人处,经他风雨,能几多番?
    欲附西来驿使,寄与春看。
  • 7
    [清]

    《尉迟杯·七夕怀静怜》

    吴绫白,偏爱缝双袖鸦翎黑。
    多应北里新妆,怕堕寻常标格。
    微风帘额,看露叶,中庭尽秋色。
    记鳞鳞,月底疏云,曾照勾阑吹笛。
    一自细马驮归,剩罗帕、当时别泪偷拭。
    最恨初鸿,衔芦塞上,不递愁人消息。
    枉飞度、河桥山驿。
    想柳外、高楼长如昔。
    更何年,并坐穿针?
    六度凄凉今夕。
  • 8
    [清]

    《沁园春·花亦无知》

    花亦无知,月亦无聊,酒亦无灵。
    把夭桃斫断,煞他风景。
    鹦哥煮熟,佐我杯羹。
    焚砚烧书,椎琴裂画,毁尽文章抹尽名。
    荥阳郑,有慕歌家世,乞食风情。
    单寒骨相难更。
    笑席帽青衫太瘦生。
    看蓬门秋草,年年破巷。
    疏窗细雨,夜夜孤灯。
    难道天公、还钳恨口,不许长叹一两声?
    颠狂甚,取乌丝百幅,细写凄清。
  • 9
    [清]

    《暑中走椒岭省方氏姊示诸甥》

    十七年前椒岭路,短驴疑在梦中行。
    兵烽几度门无径,灵雨初通涧有声。
    牛屋半楹啼寡姊,蔬盘一夜费贫甥。
    老来万事心灰尽,益重人间骨肉情。
  • 10
    [清]

    《满江红 将至京寄素庵》

    柳岸欹斜,帆影外、东风偏恶。
    人未起、旅愁先到,晓寒时作。
    满眼河山擘旧恨,茫茫何处藏舟壑。
    记玉箫、金管振中流,今非昨。
    春尚在,衣怜薄。
    鸿云尽,书难托。
    叹征途憔悴,病腰如削。
    咫尺玉京人未见,又还负却朝来约。
    料残更、无语把青编,愁孤酌。
  • 11
    [清]

    《水龙吟 次素庵韵感旧》

    合欢花下留连,当时曾向君家道。
    悲欢转眼,花还如梦,那能长好。
    真个而今,台空花尽,乱烟荒草。
    算一番风月,一番花柳,各自斗、春风巧。
    休叹花神去杳。
    有题花、锦笺香稿。
    红阴舒卷,绿阴浓淡,对人犹笑。
    把酒微吟,譬如旧侣,梦中重到。
    请从今、秉烛看花,切莫待、花枝老。
  • 12
    [清]

    《秋夜呈芝麓先生》

    掷帽悲歌发。
    正倚幌、孤秋独眺,凤城双阙。
    一片玉河桥下水,宛转玲珑如雪。
    其上有、秦时明月。
    我在京华沦落久,恨吴盐、只点离人发。
    家何在?
    在天末。
    凭高对景心俱折。
    关情处、燕昭乐毅,一时人物。
    白雁横天如箭叫,叫尽古今豪杰。
    都只被、江山磨灭。
    明到无终山下去,拓弓弦、渴饮黄麞血。
    长杨赋,竟何益?
  • 13
    [清]

    《中秋夜洞庭对月歌》

    ...。
    风收云散波乍平,倒转青天作湖底。
    初看落日沈波红,素月欲升天敛容。
    舟人回首尽东望,吞吐故在冯夷宫。
    须臾忽自波心上,镜面横开十余丈。
    月光浸水水浸天,一派空明互回荡。
    此时骊龙潜最深,目眩不得衔珠吟。
    巨鱼无知作腾踔,鳞甲一动千黄金。
    人间此境知难必,快意翻从偶然得。
    遥闻渔父唱歌来,始觉中秋是今夕。
  • 14
    [清]

    《齐天乐 十八滩舟中夜雨》

    倦游谙尽江湖味,孤篷又眠秋雨。
    碎点飘镫,繁声落枕,乡梦更无寻处。
    幽蛩不语,只断苇荒芦,乱垂烟渚。
    一夜潇潇,恼人最是绕堤树。
    清吟此时正苦。
    渐寒生竹簟,秋意如许。
    古驿疏更,危滩急溜,并作天涯离绪。
    归期又误。
    望庾岭模糊,湿云无数。
    镜里明朝,定添霜几缕。
  • 15
    [清]

    《柬程村文友》

    ...未?
    诟厉语,亦相怜。
    分携成旧雨,酒阑追省,一往凄然。
    同学少年虽健,奈酒徒散尽不堪言。
    道政坊头,延秋门外,忆了千千万。
  • 16
    [清]

    《云雾茶》

    ...清足相埒,宜供磊祀陈天阶。
    辛苦山僧摘盈瓮,手皲足茧人间送。
    叶叶都含瀑水湿,枝枝尽带岚霞重。
    种少应知造成物悭,摘多莫使山灵痛。
  • 17
    [清]

    《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》

    ...。
    风收云散波乍平,倒转青天作湖底。
    初看落日沉波红,素月欲升天敛容。
    舟人回首尽东望,吞吐故在冯夷宫。
    须臾忽自波心上,镜面横开十余丈。
    月光浸水水浸天,一派空明互回荡。
    此时骊龙潜最深,目炫不得衔珠吟。
    巨鱼无知作腾踔,鳞甲一动千黄金。
    人间此境知难必,快意翻从偶然得。
    遥闻渔父唱歌来,始觉中秋是今夕。
  • 18
    [清]

    《甿入城行》

    ...村。
    锒铛杻械从青盖,狼顾狐嗥怖杀人。
    鞭笞榜掠惨不止,老幼家家血相视。
    官私计尽生路无,不如却就城中死。
    一呼万应齐挥拳,胥隶奔散如飞烟。
    可怜县令窜何处?
    眼望高城不敢前。
    城中大官临广堂,颇知县令出赈荒。
    门外甿声忽鼎沸,急传温语无张皇。
    城中酒浓馎饦好,人人给钱买醉饱。
    醉饱争趋县令衙,撤扉毁阁如风扫。
    县令深宵匍匐...
  • 19
    [清]

    《丁丑古历三月一日,与筱卿葵生贤、竹林大林》

    白傅昔年游赏时,山灵故遣芳菲尽。
    倘如今日春三日,花放何须更作诗。
    名缰利锁叹滔滔,谁识深山洞口桃。
    白傅原是无迁谪,缘明佛理故清高。
    人间花事斗鲜妍,此地当年若让先。
    久绝贪争白太傅,相看相感意缠绵。
  • 20
    [清]

    《醉歌行 姜大行宴中作》

    ...衣家已倾,几岁亡命乞余生。
    褴褛百结脚不袜,伶仃枯槁无人形。
    奔走东吴与西楚,满城尽是商与贾。
    各自全躯保妻子,捶胸何处诉愁苦。
    今年飘泊长洲来,性命如丝更可哀。
    一餐饱饭襟怀好,输心写意倾深杯。
    秋雨注墙蝼蛄叫,菊花倒地金钱开。
    三盏两盏筋骨活,将醉未醉春姿回。
    欢乐填填彻晓夜,何知罾缴遍尘埃。
    姜生姜生不须虑,圣贤豪杰终...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