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萧飒秋声楼上闻,霜风漠漠起阴云。 不见携觞王太守,空思落帽孟参军。 风吟蟋蟀寒偏急,酒泛茱萸晚易醺。 心忆旧山何日见,并将愁泪共纷纷。 |
| 春晴织霭映斜阳,幕幕偏能覆水乡。 浓似庆云同馥郁,簿如轻素自飞扬。 堤横新柳真成画,楼对遥山正好望。 谁见朝元香案上,龙旗交影共腾骧。 |
| 静室遥临伊水东,寂寥谁与此身同。 禹门山色度寒磬,萧寺竹声来晚风。 僧宿石龛残雪在,雁归沙渚夕阳空。 偶将心地问高士,坐指浮生一梦中。 |
| 行客起看仙掌月,落星斜照浊河泥。 故山远处高飞雁,去马鸣时先早鸡。 关柳不知谁氏种,岳碑犹见圣君题。 蒭荛十轴僮三尺,岂谓青云便有梯。 |
| 兽绕朱轮酒满船,郡城萧洒贵池边。 衣同莱子曾分笔,扇似袁宏别有天。 九点好山楼上客,两行高柳雨中烟。 陵阳百姓将何福,社舞村歌又一年。 |
| 几年乘兴住南吴,狂醉兰舟夜落湖。 别后鹤毛描转细,近来牛角饮还粗。 同餐夏果山何处,共钓秋涛石在无。 关下相逢怪予老,篇章役思绕寰区。 |
| 终南苍翠好,未必如故山。 心期在荣名,三载居长安。 昔蒙大雅匠,勉我工五言。 业成时不重,辛苦只自怜。 皎皎机上丝,尽作秦筝弦。 贫女皆罢织,富人岂不寒。 惊风起长波,浩浩何时还。 待君当要路,一指王化源。 |
| 草履蒲团山意存,坐看庭木长桐孙。 行斋罢讲仍香气,布褐离床带雨痕。 夏满寻医还出寺,晴来晒疏暂开门。 道情淡薄闲愁尽,霜色何因入鬓根。 |
| 云散晴山几万重,烟收春色更冲融。 帐殿出空登碧汉,遐川俯望色蓝笼。 林光入户低韶景,岭气通宵展霁风。 今日追游何所似,莫惭汉武赏汾中。 |
| 送君返葬石楼山,松柏苍苍宾驭还。 埋骨白云长已矣,空馀流水向人间。 |
| 仙洞千年一度闲,等闲偷入又偷回。 桃花飞尽东风起,何处消沉去不来。 芙蓉脂肉绿云鬟,罨画楼台青黛山。 千树桃花万年药,不知何事忆人间。 |
| 卢橘花香拂钓矶,佳人犹舞越罗衣。 三洲水浅鱼来少,五岭山高雁到稀。 客路晚依红树宿,乡关朝望白云归。 交亲不念征南吏,昨夜风帆去似飞。 |
| 黄扉晚下禁垣钟,归坐南闱山万重。 独有月中高兴尽,雪峰明处见寒松。 ·56· |
| 落落欲往,矫矫不群,缑山之鹤,华顶之云。 高人惠中,令色氤氲。 御风蓬叶,泛彼无根。 如不可执,如将有闻。 识者期之,欲得愈分。 |
| 李白高吟处,师归掩竹关。 道心明月静,诗思碧云闲。 绿树寒凌雪,飞泉响遍山。 自惭丘壑志,皓首不知还。 |
| 一宿五峰杯度寺,虚廊中夜磬声分。 疏林未落上方月,深涧忽生平地云。 幽鸟背泉栖静境,远人当烛想遗文。 暂来此地歇劳足,望断故山沧海濆。 |
| 桃花岭上觉天低,人上青山马隔溪。 行到三姑学仙处,还如刘阮二郎迷。 |
| 鬼书报秦亡,天地亦云闭。 赤龙吟大野,老母哭白帝。 苍苍无白日,项氏徒先济。 六合已姓刘,鸿门事难制。 坑降嬴政在,衣锦人望替。 宿昔见汉兵,龙蛇满旌棨。 始矜山可拔,终叹骓不逝。 区区亚父心,未究天人际。 萧张马无汗,盛业垂千世。 |
| 两行客泪愁中落,万树山花雨后残。 君到扬州见桃叶,为传风水渡江难。 |
| 望水寻山二里余,竹林斜到地仙居。 秋光何处堪消日,玄晏先生满架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