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山有枇杷树,树多猕猴群。 高僧心不著,一似五峰云。 随飚来溪口,石上起氤氲。 果熟猕猴去,自向瀑涧分。 |
| 曾陪参画从橐鞬,文雅当时最盛传。 玉挂好风横饮簟,翠漪明月漾吟船。 石渠金马余何者,绿水红莲子尚然。 好养江边鸿渐翼,诏书非久不菑川。 |
| 故山渐近,念渊明归意,翛然论谁。 归去来兮秋已老,松菊三径犹存。 稚子欢迎,飘飘风袂,依约旧衡门。 琴书萧散,更欣有酒盈尊。 惆怅萍梗无根,天涯行已遍,空负田园。 去矣何之窗户小,容膝聊倚南轩。 倦鸟知还,晚云遥映,山气欲黄昏。 此还真意,故应欲辨忘言。 |
| 新秋初变一天清,急雨仍添万木声。 山势不根空外起,湖光无际概来平。 锦衣应有徘徊恋,金地聊开燕乐情。 衰暮典城何所用,愿公云路羽翰生。 |
| 老来吟拙自知羞,好景无诗未易酬。 湖海愁看今夜月,功名虚度十年秋。 清光偏照虑仝屋,孤影自登王粲楼。 我欲乘风蟾窟去,安能与世人沉浮。 |
| 昔见虎耽耽,今为佛子岩。 云寒不出寺,剑静未离潭。 幽步萝垂径,高禅雪闭庵。 吴都十万户,烟瓦亘西南。 |
| 梵宫默祷托炉烟,火繖愁张六月天。 雨倏随车符蚁垤,水分沃野免龟田。 已知帘影多琴暇,更与花封结饭缘。 坐听四方同润泽,庶几大有特书年。 |
| 峰头非尘寰,一舍谁所茏。 轩眉玉霄近,按指沙界豁。 万山纷累块,众水眇聚沫。 来云触石回,去鸟堕烟没。 向无超俗缘,兹路讵可越。 偕行木上坐,同我证解脱。 |
| 水府众灵出。 石室宝图开。 白云帝乡下。 行雨巫山来。 歌风赞灵德。 舞蹈起轻埃。 高轩乍留吹。 玄羽或徘徊。 福降羣仙下。 识逸百神该。 青鸟飞层隙。 赤鲤泳澜隈。 |
| 花时风日美新晴,北沜南垞迤逦行。 春色酣酣熏我醉,年光衮衮叹人生。 竹林背水题将遍,石笋穿沙坐欲平。 客问定山何所有,满山红紫数声莺。 |
| 风物澄明宿霭收,登山欲尽更登楼。 一行白雁投南下,百道清溪向北流。 野嶂云归初歇雨,湖田稼熟始知秋。 空门寂寂无尘事,骋望端能散客愁。 |
| 宝琢珊瑚山样瘦。 缓髻轻拢,一朵云生袖。 昨夜佳人初命偶。 论情旋旋移相就。 几叠鸳衾红浪皱。 暗觉金钗,磔磔声相扣。 一自楚台人梦后。 凄凉暮雨沾裀绣。 |
| 君知我亦有柴关,我岂输君独自闲。 把笔何人凤尾诺,杖藜望我鸡头山。 |
| 高垣门十一,云是鲁城基。 浮浮化荆榛,孔庙存威仪。 奎门出浩荡,杏坛历逶迤。 古今帝王所,形仆影即随。 人间此天阙,可望不可跻。 诗书寿老壁,孙子绵遗规。 杲杲不可尚,百世当前知。 |
| 相期意气欲凌虚,旅舍春风厌索居。 末路但存三寸舌,明时不用百家书。 昆丘窈窕思栖鹤,谷水清泠忆钓鱼。 日暮干将抛酒市,生平结客似专诸。 |
| 裛露凝氛紫艳新,千般婉娜不胜春。 年年此树花开日,出尽丹阳郭里人。 柔枝湿艳亚朱栏,暂作庭芳便欲残。 深藏数片将归去,红缕金针绣取看。 |
| 一曲相思断玉弦,白芙蓉畔水生烟。 自从上国人相别,每看中秋月不圆。 蜀马嘶风惊鞑鼓,吴儿杀气暗渔船。 何当跨鹤来阳羡,同访黄龙古洞天。 |
| 巡躅望登年,帐饮临秋县。 日羽镜霜浔,云旗落风甸。 四瀛良在目,八宇婉如见。 小臣窃自嘉,预奉柏梁燕(○古文苑九。 《诗纪》五十七。 )。 |
| 吾舅每谈方外友,吃吃醉吟长在口。 李侯佳句往往有,示我不轻诗数首。 江湖愿见非一日,岂有闻名不相识。 路头且向郁孤台,却傍钓台深处回。 |
| 幡竿岭带鹧鸪山,雪後霜前紫翠间。 自掇胡床移好处,莫教漏眼一烟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