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倚山宝阁照崔嵬,山鸟山云自去来。 竹籁晓和幽梵合,藤花春入古松开。 丹空遗灶形难蜕,草暗孤城首重回。 处士凄凉犹是晋,庐山莲社许参陪。 |
| 归去乐,归去乐。 山上山花红灼灼,山下山酒香漠漠。 折花自插还自酌,说渠万贯扬州鹤。 乐莫乐兮此一归,禽知我知渊明知。 三者之外知者谁,劝君缄吻藏高枝。 |
| 终日看山终日好,山不悦人人不老。 爱山谁识爱山心,瘦竹长松兼碧草。 |
| 小雨山寒占麦秋,溪南溪北水交流。 桃花又报东风急,云带雨来山欲浮。 |
| 城下看山不见山,东风吹我过前滩。 横陈庐阜沧波上,十二云鬟得细看。 |
| 酷爱山兼水,山重水又回。 树围平野合,花逼艳阳开。 习习和风至,冥冥细雨来。 将行谁请住,留步小庭隈。 |
| 晓起看山谓得真,突然山外见嶙峋。 须臾释屩浑无迹,绝倒山灵解戏人。 |
| 轇輵山环水,沿洄水绕山。 鸟啼山翠里,人语水声间。 茅屋连溪坞,松舟系浅湾。 村翁驱犊处,溪女得鱼还。 ¤ |
| 野性平生酷爱山,好山不厌绝跻攀。 感时又见三春暮,乘兴聊同一日闲。 云出岫时迷古洞,鹿耕田处认禅关。 自怜扰扰尘埃里,眼底欣逢水石环。 |
| 洞庭之山天下奇,冈峦百转盘青螭。 金堂玉室白云锁,中有仙客来栖迟。 方睛秀骨郭文举,孤剑青鞋出岩户。 朅来此地访禅翁,共扫松花谈太古。 拿云忽驾升天行,西归只履埋岩坰。 声流影散遽如许,故山惟有梅风清。 道师怀古兴不浅,堂宇横陈迎翠巘。 悠悠遐想山阿人,水带云衣犹在眼。 凉飙五月吹浮埃,蕉旗竹篲摇空阶。 我来箕踞发长啸,月光... |
| 山无情。 水无情。 杨柳飞花春雨晴。 征衫长短亭。 拟行行。 重行行。 吟到江南第几程。 江南山渐青。 |
| 读书台南山绕屋,恰如万簪削青玉。 读书台北山更多,又似碧海跃万波。 台边高人子刘子,架楼南北山围里。 醉中领客上上头,忽惊平地翠浪浮。 一浪抛云入天半,众浪翻空湿银汉。 砰轰打到栏干前,天跳地踔乾坤颠。 主宾拍手呼钓船,定眼看来还不然,只是南北几点山。 |
| 南中山绝佳,所恨人烟稀。 略无好事人,结茅临深溪。 峰顶可月亭,岸石即钓矶。 空令烟中猿,挂崖弄涟漪。 山多人自少,人远山益奇。 我舟行不留,过眼山如驰。 过眼意已足,久留亦何为。 |
| 野人夜梦江南山,江南山深松桂闲。 野人觉后长叹息,帖藓粘苔作山色。 闭门无事任盈虚,终日欹眠观四如。 一如白云飞出壁,二如飞雨岩前滴,三如腾虎欲咆哮,四如懒龙遭霹雳。 嶮峭嵌空潭洞寒,小儿两手扶栏干。 |
| 江发岷山阳,河出昆仑趾。 渊源既洪深,浩浩并众水。 东流至渤澥,曲折万余里。 经山无重数,过郡不知几。 海边有小溪,近出海山裹。 未能数里间,已接潮波起。 到海虽则同,难与江河比。 |
| 两腋乘西风,送我上高岑。 竹根一泉通,石径万木森。 中有隐者居,败屋莓苔侵。 山空人不见,云满挂壁琴。 两鹤出候我,逢迎啄衣衿。 应酬久颇厌,走避不可寻。 谁伴山下去,明月升高林。 |
| 城中安得山,无山安得诗。 我入五羊城,遂与山水辞。 有镜不敢览,尘面我自知。 解维来归亭,山水奔相随。 水光动我巾,山色染我衣。 舟行将一月,恨速不恨迟。 山云来未已,江月皎无滓。 开怀放之入,出语颇似之。 |
| 去年行遍浙东山,越绝重来岂偶然。 秦望云深萦客恨,镜湖月白结诗缘。 鹧鸪处处啼篁竹,舴艋家家泛钓船。 行役自应多感慨,故山如许好风烟。 |
| 愚山山上谪仙徒,到底真愚却不愚。 山色长供诗料富,山居赢得俗尘无。 逍遥天地南华子,隐约箪瓢陋巷癯。 定力不同山不改,一生双眼不渠孤。 |
| 说尽山寒未识寒,此间寒不是人间。 岩崖泉冻琉璃涧,冰雪云封翡翠山。 一檐衣裳都著尽,两边窗子更深关。 耸肩缩颈仍呵手,无策能温两脚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