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人语。 初来未信鬼啾唧,坐久忽觉神凄楚。 一时感慨壮心轻,百斛蒲萄为谁举? 山林岂无豪放士? 江湖亦有饥寒旅。 凝愁拥鼻不成眠,檠孤焰短寒花吐。 秋夜雨,秋夜雨,今来古往愁无数。 谪仙倦作夜郎行,杜陵苦为茅屋赋。 只今村落屋已无,岂但屋漏无干处? 凋余老稚匍匐走,哭声不出泪如注。 谁人知有此情苦? 秋夜雨,秋夜雨,赤县神州皆... |
...相。 复作冰、为宝玲珑状。 风剪剪、声韵铛铛。 夜静来、转觉严凉。 运星斗、皓月岂寻常。 最相当处,明明莹彻,返 |
,视而不问,欢时事之靡宁,哀生民之涂炭,因赋此曲,兼东邑令郭文盾天也多情,巧幻出、天河寒水。 多态度、悠悠**,轻黏窗纸。 万里岂无祥瑞应,四方已在饥寒里。 把溪山、好处纵模糊,须臾耳。 江海阔,风尘起。 狐兔狡,鹰*耻。 假蛮夷威柄,侵渔而已。 诸老忠良皆柱石,九重仁圣真天子。 待明朝、晴霁看青山,清如洗。 |
老颖冰满头,不识宫妓口。 穷年岂无为? 弃置如敝帚。 玉杯渐消磨,含默甘老丑。 余生重其功,怅然怀永久。 昔在三坟前,勇锐破绳纽。 叔世去籀法,十鼓迷八九。 玄风变复变,款识归瓦缶。 春秋已获麟,大义孰为守? 纷纷鸡雉翰,峥嵘出其右。 班生狂不事,张生颠欲走。 空余五色梦,幻入歌奴手。 世乏昌黎才,谁能传其后? 削纤管城封... |
行,歌以送之二首淮海东南佳丽地,古今画品诗题。 羡君去意拂晴霓。 腰钱期跨鹤,舞剑岂闻鸡。 自笑病来成老懒,飞沉杳隔云泥。 他时相忆此分携。 月明归雁过,花落子规啼。 |
...忽开六朝。 江南龙虎地,山水清相缪。 渡头龙马王气歇,洲边鹦鹉才名留。 新亭风景岂有异,长江不洗诸公羞。 宫中金莲步方晓,后庭玉树声已秋 |
行止岂人力,万事总由天。 燕南越北鞍马,奔走度流年。 今日芙蓉洲上,洗尽平生尘土,银汉溢清寒。 却忆旧游处,回首万山间。 客无哗,君莫舞,我欲眠。 一杯到手先醉,明月为谁圆。 莫惜频开笑口,只恐便成陈迹,乐事几人全。 但愿身无恙,常对月婵娟。 |
前日庐山,今日庐山,岂偶然哉。 喜青衫旧梦,轻车熟路,白云清兴,翠壁丹崖。 石镜光寒,香炉烟暧,晴雪飞空玉峡开。 天公意,欲先生健笔,洗尽尘埃。 三年握手金台。 任意气、相期隘九垓。 恨征帆缥缈,秋风南浦,书灯冷落,夜雨西斋。 莲社香中,琵琶亭上,我念京尘无好怀。 君须记,怕雁回时节,早寄诗来。 |
圣治尊儒术,贤才翼帝躬。 立朝防触豸,行路避乘骢。 复道河南去,先愁冀北空。 激扬元自任,出处岂谋同? 地绝看持节,天长惜转蓬。 绣衣今日把,尺素几时通? 别酒花开里,征帆木落中。 蓟门县夜月,梁苑度秋风。 古县藤萝碧,霜林果蓏红。 咨询行每遍,闲暇赋能工。 白日明高岳,黄河绕故宫。 登临兴何限,题寄北飞鸿。 |
,感意气之相期,转羽移宫,写情词以为别。 托光华之日月,纵挥洒之云烟,岂无知言,为我回首。 以重与细论文为韵,题樟镇华光阁读志别。 分鸡犬云中。 笑种桃道士,虚费春风。 山城看过雁,春水梦为龙。 云上下,燕西东。 久别各相逢。 向夜深,江声浦树,灯影渔篷。 旧游新恨重重。 便十分谈笑,一样飘蓬。 元经摧意气,丹鼎赚英雄。 ... |
...我看青山。 日莫归来一壶酒,牛棘花前开笑口。 笑问侬家子若孙,知我犁锄佳趣否? 岂不见苏秦为无二顷田,六印累累苦奔走。 到了落祸阬,虚名 |
绛阙春回近,先放玉堂梅。 当时产此人杰,天岂偶然哉。 吾道以为元气,学者仰如北斗,聊复振儒台。 来岁紫微阁,阊阖看天开。 七旬老,千里路,为公来。 二十年前,绣衣曾奉紫霞杯。 今朝湖光山翠,喜有碧桃玉藕,寿酒得重陪。 明日赋归去,回首望蓬莱。 |
世事何穷,遇合无媒,飞升有丹。 看兵尘蜗角,争知地窄,云垂鹏翼,岂信天宽。 一语侯封,九阶夜转,白发十年不调官。 人曾说,道本来分定,枉了心艰。 苟非吾有诚难。 问广厦何时千万间。 羡柴扉草阁,自成潇洒,斜风细雨,不用遮拦。 麾去青骢,呼来白鸟,要伴扁舟画里看。 遨游耳,尽才情风调,付与溪山。 |
...。 孔庙之桧尤硉矹,地媪所守龙所窟。 栾柯落阴根走石,疑是忠臣旧埋骨。 松兮桧兮岂偶然,陵霜轹雪兵燹年。 箭痕刀瘢尽皲裂,用命欲拄将崩天。 王姚凭城亲被坚,身歼城破百代传。 无人上请配张许,日夜二物风雷缠。 郑君古君子,此文此画良有以。 我题短章非斗靡,用吊忠魂附遗史。 吁嗟烈士长已矣。 |
...十月,君受代,自尔来益数,情益款,而知益以深。 忆昔言曰,吾当去矣,途既戒矣,先生岂有言乎。 余念之曰,敬甫,子以敬自铭者也,人之才不同,概言则有能有不能无可无不可二者而已,若吾子无可无不可才欤,以无可无不可之才,而行之以敬,则异时功业之所就,非余所得虑者,子惟持子之敬,慎子之才而已矣。 衰怀激烈,不觉黯然,于是饮之酒,而赠 |
...今年清明前,花盛开,芳姿绰约,顿增容色。 侯置酒高会,遂极欢赏。 予因念草木之微,岂轻重显晦,亦有数存(存下原有为字,兹据宋宾王校本秋润乐府删),其间耶,乃以酹江月歌之。 同饮者忽治中英甫,刘提举老哥,时至元甲戌春二月十有三日也遗台树老,独画阑、春事犹未消歇。 好在来禽花盛发,满意清明时节。 翠袖翻香,朱颜晕酒,绰约冰肌洁。 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