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新晴野水春,烟村花鸟送行尘。 十年客路堪惆怅,况复今朝别故人。 |
十年沧海寄萍踪,迢递乡山思万重。 鸟外明河秋一叶,天涯凉月夜千峰。 心知久别魂应断,生事中年梦亦慵。 无限相思何处着,越山仙岛树蒙茸。 |
蔚阳山下祖茔居,巍岭崇高画不如。 离乱不堪回首顾,春秋谁为扫坟庐。 |
清谈终日对清樽,不似崇高富贵身。 已有山川资胜赏,更将风月醉嘉宾。 |
楚地秋风劲,湘江夜雨深。 不看双凤舞,恰听老龙吟。 正直崇高节,岁寒同我心。 悠悠向京国,转转忆山阴。 |
陟彼崇高,慨览遐宇。 前迹可究,兴亡可悟。 安得英雄,廓彼神武。 泽及飞沉,致馨梁甫。 |
功兼文武帝师臣,久厌崇高乐退身。 任是东山无限好,谢公争忍负生民。 |
皇皇长安都,赫赫金张第。 车马竞奔趋,穷达在片议。 绮丽世所欣,崇高物恒忌。 何如古逸民,蓬门卧幽閟。 |
礼崇丘,陟重巘。 省风俗,绵宇县。 集纷埃,郁葱倩。 顾秦雍,审伊洛。 惟前人,肇经度。 保鸿名兮隆德声,陋崇高於群岳。 |
大道本生知,崇高志不移。 凝神超事物,观妙极希夷。 访药三山远,遗弓万国悲。 神孙昔锺爱,天作太平基。 |
文经武纬致尊荣,功德崇高下可名。 草檄预闻全国势,按图行见复都城。 衮衣三总郊丘礼,黛耜初亲帝藉耕。 过眼蓬莱几清浅,凝神治道自长生。 |
士论崇高节,宸心眷朴忠。 调元才玉铉,均佚即琳宫。 补痛嘉谋密,平衡道揆公。 惜哉当国浅,不及究成功。 |
岂以崇高极,能忘凛凛忧。 衣甲三浣旧,费为十金休。 熊馆无秋猎,期门绝夜游。 恭惟怀显德,真可缔孙谋。 |
去年所见人,今年忽无之。 何况六十年,追忆重儿时。 三皇及五帝,安在尧与羲。 谓古有不死,学仙真愚痴。 崇高易深拱,丧乱难前知。 气力傥可恃,不歌阴陵骓。 吾手幸未废,杯来何不持。 |
庐山真面谁能识? 尽在烟云变幻奇。 偶见晴空飘白练,忽惊树杪涌清漪。 朱陈往事增惆怅,白李遗诗添彩姿。 最是劲松绝壁立,崇高风格不须疑。 |
行云递崇高,飞雨霭而至。 潺潺石间溜,汩汩松上驶。 亢阳乘秋热,百谷皆已弃。 皇天德泽降,焦卷有生意。 前雨伤卒暴,今雨喜容易。 不可无雷霆,间作鼓增气。 佳声达中宵,所望时一致。 清霜九月天,仿佛见滞穗。 郊扉及我私,我圃日苍翠。 恨无抱瓮力,庶减临江费。 |
李唐危汉祚,巢寇盛黄巾。 嘉士逢多难,忠言变逆伦。 决疑归大顺,定策戮奸臣。 宜享崇高赠,千年道更新。 |
出入三朝望愈尊,淮阳退卧避喧烦。 崇高历遍知皆安,风俗频迁气独存。 世事直须劳旧德,归心那复厌名藩。 赤松作栏功虽切,白发忧时义所敦。 仁比高山年自保,秋逢生日喜盈门。 知公知命身无祷,聊为生灵举寿樽。 |
昔我先侯。 迈德垂化。 康哉之咏。 实由良佐。 惟余忝辱。 弗克负荷。 每历贵邦。 仰瞻泰华。 追慕先轨。 感想哀嗟。 诜诜臣故。 爰及羣士。 皓首老成。 率彼邑里。 阐崇高义。 长幼以齿。 |
毫端万态斗森严,山比崇高粟比纤。 学博自应前辈似,才多真可万人兼。 心传家法书仍在,腹有成章笔未拈。 雄辩纵横皆正论,却羞季子尚飞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