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智者真宗谈一性,相传六世至荆溪。 高挥彩笔示深趣,来学无穷俱破迷。 |
| 清风遗句满人间,灭后天台迹更闲。 碑折塔摧人不顾,不堪冥目想空山。 |
| 义宁欲末隋鼎迁,解符西激心悠然。 沉舟甘作夷齐鬼,不与宇文同戴天。 |
| 愁逐西风动,伶俜祗自怜。 家贫缘累重,学陋欠师傅。 白发还生矣,青毡尚杳然。 高山流水调,何日奏朱弦。 |
| 堪笑萧生入受遗,八年师傅不相知。 偶离廷尉痴如昨,直等朱游知药罙。 |
| 事在两疏心眼裹,身居石显掌握中。 师傅不能为作主,更生空自抱孤忠。 |
| 祖叶彫零四百年,法灯今见拱师傅。 堂头海会僧三百,昼课莲经暮叩禅。 |
| 画邱置学明如星,顽民殄戮何可矜。 井田一变乡校废,斯民何往非干刑。 三复名言子曾子,不独阳肤当守此。 未经师傅儿犹痴,尽在哀矜君勿喜。 |
| 参军青云士,直节凌邃古。 伏阙两上书,裸裳三弄鼓。 万乘急宵衣,当廷策强虏。 借剑师傅惊,骂座丞相怒。 遗帼辱帅臣,筹边著词赋。 截身东市头,名成死谁顾。 |
| 精祷潜通上下神,恍然佳气一朝新。 隆楼杰阁偏宜晓,杭木残荄尽变大师傅。 有客裁诗传锦段,谁家度曲试朱唇。 相思不得相从乐,虚作箕嵩无事人。 |
| 敬爱良是贤。 谦恭寔所务。 尊贤遗道德。 重学严师傅。 六艺诚为敏,三雍称有裕。 覆被唯仁义。 吐纳必圭璋。 壮思如泉涌。 逸藻似云翔。 夙有匡时调。 早怀经世方。 留心在庶绩。 厉精思治纲⑴。 |
| 终军愤懑几时平,远放穷荒尚有生。 两疏伏阶真痛哭,万人开幕愿横行。 朝辞邸第风尘暗,夜度居庸塞火明。 纵使如斯犹是幸,汉廷师傅许谁评。 |
| 人生天地间,宾鸿自来去。 岁晚洲渚空,稻粱适归趣。 秋风在羽翮,吾宁且高举。 老倒商山翁,为人作师傅。 二疏於此时,都人壮归路。 登车一慷慨,堕甑谁复顾。 黄金寿故人,不为乡曲誉。 明朝间其馀,曲蘖最先务。 径醉无缺供,馀欢话情愫。 贤愚贵通达,父子无悔悟。 先人有弊庐,衣食不足虑。 此道今寂寥,寄声谢朝著。 |
| 君不见秘书外监贺放翁,镜湖一曲高清风。 又不见太子师傅两疏氏,东门祖帐罗群公。 人生晚节良不易,颓波下下谁障东。 使人知有在我者,二三君子为有功。 我公金华山下住,赤松安期白云处。 风骨细瘦真神仙,急流勇退不肯顾。 我昔山中想风采,几回击节归田疏。 适来追陪水苍佩,亲见辞归白云路。 御笔擢公领蓬山,师表玉立东宫官。 两年苦口... |
| ...青冢上,沙草不肯黄。 吾观娇色儿,睥睨此滥觞。 孽阉擅国辟,天地为低昂。 眼前杀师傅,但有涕淋浪。 区区一女子,去留系毫芒。 我行桃李村,吭髻余旧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