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淮南小山秦氏子,旧雨不来今雨来。 风席起尘晨突冷,坐看鸟迹破苍苔。 |
| 乡里衣冠不绝人,近天尺五只清门。 论文正可簪双笔,浇舌行看赐上樽。 琼玖每蒙先木李,蜩鸠方共笑飞鲲。 固知贤杰当传世,下里朱陈亦有孙。 |
| 平江如抱贯秦洪,双岭驰来欲并雄。 是物皆为万世计,阖棺犹有一朝穷。 林峦特起终为污,美恶千年竟不空。 尚有风流羊叔子,稍经湔洗与清风。 |
| 楚国骄荒日已深,山川朝暮剧登临。 曾伤积毁亡师道,只托微辞荡主心。 江草东西多恨色,峡云高下结层阴。 潘郎千载闻遗韵,又说经秋思不任。 |
| 盎中有声囊不瘿,咽息不如带加紧。 人生七十今已半,一饱无时何可忍。 公侯早岁有如此,奴婢蓐食支夜永。 向来糠籺之子孙,居邻无僧家有井。 |
| 千槌击鼓万人呼,一抹涛头百尺余。 明日潮来人不见,江边只有候潮鱼。 |
| 早逢异人得异术,究考咎休出顷刻。 相逢拍手问由来,怪我今年有阴德。 |
| 堕絮随风花作尘,黄楼桃李不成春。 只今容有名驹子,困倚栏干一欠伸。 |
| 胸中历历著千年,笔下源源赴百川。 真字飘扬今有种,清谈绝倒古无传。 出尘悟解多为路,随世功名小著鞭。 白首相逢恐无日,几时笔札到林泉。 |
| 津津爽气贯眉目,十五男儿万里身。 笔下倒倾三峡水,胸中别作一家春。 |
| 九十风光次第分,天怜独得殿残春。 一枝剩欲簪双髻,未有人间第一人! |
| 稍开襟抱使心宽,大放酒肠须盏乾。 珠帘十里城南道,肯作当年小杜看。 |
| 白下官杨小弄黄,骑台南路绿无央。 含红破白连连好,度水吹香故故长。 蹲滑踏青穿马耳,转危缘险出羊肠。 孰知南杜风流在,预怯排门有断章。 |
| 妙年文墨秀儒林,老眼今晨得再明。 历块过都聊可待,未须回首一长鸣。 |
| 岁月那能记,风霜亦饱经。 槁乾仍故节,润泽出新青。 色与江波共,声留静夜听。 辉辉垂重露,点点缀流萤。 |
| 诗成已作客儿语,笔下还为鲁直书。 岂是神仙未贤圣,不随时事向人疏。 |
| 文章平日事,风竹莫年须。 衰疾悬知此,霜毛不更除。 一丘吾欲往,百亩有如无。 魑魅须游子,乾坤著腐儒。 扣门闻啄木,唤酒有提壼。 门径无行迹,秋来不遣锄。 |
| 太阿无前锋不缺,铅刀不堪供一切。 至柔绕指刚则折,善而藏之光夺月。 |
| 久病多愁易老身,尘容衰鬓不长新。 早须置我山岩里,不是麒麟合上人。 |
| 一年壮观尽今朝,水伯何知故晚潮。 海浪肯随山俯仰,风帆长共客飘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