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摹之传取奇古,仿佛硬黄疑此楮。 我从眼力别瑶{斌去文加王},安得庸奴字如许。 |
公以好古兼博识,固宜著声于翰墨。 予观此帖,实在京师之定力,是时盖初扫元佑之迹。 |
仕同时也,志同归也。 相与以心,无町畦也。 职位接踵,亦相齐也。 噫嘻此帖,比传衣也。 |
古称君相不言命。 执国大政,而犹拳拳于富贵功名之竞。 其言虽独应,予犹以为病。 |
既有史才,又得墨妙。 今古言辞,事功谈笑。 蜀人之藏,曰维其棠。 我时其传,以著不忘。 |
秦火燎原,衣冠涂炭。 绕指之柔,出乎百锻。 如公之刚,犹死忧患。 时欤命欤,一览三叹。 |
士有直躬,夷险靡易。 事君以尧,距诐如墨。 笔力劲挺,德声昭植。 不倚不流,是谓心画。 |
华胄遥遥楚国,宗风的的曹溪。 唤起争名米老,奎光长照珍题。 |
诗至江西,始别宗派。 字岂无祖,人其有待。 鹤瘠鸾铩,松寒石怪。 彼有发僧,尚闻謦欬。 |
公用王氏学术,终始不易。 虽有歉于识,然亦足以知其自信之力。 |
昭陵永閟千年迹,定武相传几样碑。 此是中原旧时本,石今焉往落东夷。 君家何处得此纸,刻画烂然犹可喜。 六丁神物好护持,更有诸君题姓字。 |
六郎之风姿,秀于清池。 初日之华蕤,流景发晖。 种玩之谁宜。 有美人兮,掞胸中之奇,笔下其似之。 |
小书楷则本晋人,降而唐世体益真。 妙趋要识笔有神,行行清妍杂奇伟。 |
以文籙传家,以相业济时。 貂冠绛裳,予犹及见其丰仪。 简牍所传,是以为近世之奇。 一瞬卅年,赞而藏之。 |
其忠足以继忠显,其教足以传西枢。 其略足以佐魏公,其识足以知二吴。 |
道之在人,日用皆其事也。 待物必诚,所以达乎义也。 延平之津,伊洛之涯涘也。 笔端波澜,亦可想其似也。 |
我昔曾窥玉海书,画图今见泽仙癯。 为君持似人间世,凛凛犹堪立懦夫。 |
不作朝家青紫绨,笑看金鼎识刀圭。 石军六帖家藏在,乞与安西手自题。 |
前朝之名臣,承平之王孙。 笔妙而跋真,一旦而并臻,此盖不特适千里而喜似人也。 |
用情之真,视古庶几。 他帖虽不能尽知,笔法皆清而奇。 我标淳风,以戒言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