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性命一同源,万善天所赋。 五行水生智,正以虚明故。 先生原命宫,水与金夹辅。 清质自生明,冰壶澄月露。 穷理以致用,干事必正固。 与国作耆龟,应物公权度。 所以常惺惺,一室神明护。 室外中主人,寿比乔松数。 |
| 坐卧常澄湛,连绵缓吸呼。 温温九气聚*炉。 滚泛身田,昼夜饮琼酥。 腹内三丹有,心头一物无。 养成健体契空虚。 出没惺惺,实相现元初。 |
| 少有惺惺得到头。 此心何苦懒方收。 五湖烟雨常如昔,一稔功名自不由。 世事莫将真个看,客程难作旧时留。 人间岂少渊明,见著黄花便合羞。 |
| 志当坚确。 性常柔弱。 心猿意马牢缚。 爱欲尘情俗念,一齐拂却。 过去未来事理,莫寻思、更休计度。 居物外,守清贫潇洒,莫嫌寂寞。 慎勿忧愁衰老,如有病,心中转生欢乐。 若是临行好弱,境界休著。 常守真常无伴,得灵明、自然辉霍。 神光灿,管惺惺洒洒,超升碧落。 |
| 营躯手段。 这饥寒未免,上街须当唱唤。 提个清,了了惺惺铁罐。 觅残馀,声声叫,道摄乱。 极承贵府人悯叹。 唯愿诸公,心怀常照管。 选甚冷吃,将来腹中煎*。 炼重阳,方堪看,害风汉。 |
| 千圣相传止一机,常惺惺法免危微。 但于方寸求吾事,莫问坡书是与非。 |
| 云山青青,风泉冷冷。 山色可爱,泉声可听。 乃赋归来,盟诸山灵。 身去世远,心与真冥。 蔬食果腹,麻衣蔽形。 尘车绝迹,蓬户常扃。 不行他缘,唯诵自经。 眇观人世,沧波一萍。 朽钝寂漠,待终余龄。 唤主人公,教常惺惺。 |
| 太极即人极,坤爻德不孤。 直方真主宰,敬静实功夫。 老桧霜中干,寒梅雪里株。 常惺惺法处,收敛物俱无。 |
| 同游两见菊花时,忍对西风话别离。 官远人应观所主,心平事必得其宜。 急汉进进常思退,公事惺惺要带痴。 执手羞为儿女语,此言或可当箴规。 |
| 理非精妙事非粗,一性空明彻万殊。 白发圣人由稚子,常惺惺处是工夫。 |
| 无涯火院常笼罩。 似醉梦,难分晓。 卖弄惺惺非耍俏。 争财竞气,恋妻男,算到底,终须掉。 譬似无常坑窖了。 便急急,搜玄妙。 固养灵根真火燎。 澄澄湛湛,证元初,大药就,天书诏。 |
| ...心法法无外来底一星。 抹抹挞挞憨皮袋,跛跛挈挈常不轻。 无是无非长默默,非凡非圣独惺惺。 蒲团坐倚无他事,永日寥寥谢太平。 |
| ...檀树。 林泉坐忽见,光阴弹指过。 道人乐道绝思惟,对景不觉蒲团破。 林泉卧梦里,惺惺能几个? 满天霜雪闻晨钟,<囗力>地一声枕子堕。 威仪寂静谁能收,任他法性常周流。 极尽玄微是何物, |
| 人人读医经,知尊黄与岐。 杨子读医经,乃以羲文周孔而为归。 易中有妙义,医中之奥与易相表里。 六十四卦字字是心法,八十一篇篇篇具易理。 神圣工巧莫向外边求,洁净精微只此本心是。 君观恒卦字之文,左心右日合而成。 心体湛然绝纖翳,日新又新常惺惺。 要之医经本自易经出,前圣作之后圣述。 子以医心会易心,三部九候中间有太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