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疏疏绿叶起清风,屈指巡檐数不穷。 幽致果然难比况,此君未必在其中。 |
| 万里风波行路难,君恩尚许缀祠官。 中庭郁郁药苗长,绝壁飕飕松吹寒。 泥巷有人寻杜甫,雪庐无吏问袁安。 清晨对镜增幽致,龟屋新裁二寸冠。 |
| 寻得新岩冠一州,使君从此作鳌头。 千年草莽埋幽致,今日衣冠成胜游。 洞穴已能惊俗眼,神仙须合隐浮丘。 主人将为商霖起,还许微官卜筑不。 |
| 地绝纤尘万籁清,当门幽致画难成。 黛妆峰岫高低影,练卷波涛旦暮声。 侵竹古廊秋藓合,倚云禅阁夜灯明。 上方别有幽栖处,树石参差称野情。 |
| 门系钓舟云满岸,借君幽致坐移旬。 湖村夜叫白芜雁,菱市晓喧深浦人。 远水日边重作雪,寒林烧后别生春。 不辞更住醒还醉,太一东峰归梦频。 |
| 五人四百有馀岁,俱称分曹与挂冠。 天地至仁难补报,林泉幽致许盘桓。 花朝月夕随时乐,雪鬓霜髯满座寒。 若也睢阳为故事,何妨列向画图看。 |
| 一双华亭鹤,数片太湖石。 巉巉苍玉峰,矫矫青云翮。 是时岁云暮,淡薄烟景夕。 庭霜封石棱,池雪印鹤迹。 幽致竟谁别,闲静聊自适。 怀哉庾顺之,好是今宵客。 |
| 清昼永,幽致夏来多。 远岸参差风扬柳,平湖清浅露翻荷。 移棹钓烟波。 凉一霎,飞雨洒轻蓑。 满眼生涯千顷浪,放怀乐事一声歌。 不醉欲如何。 |
| 竹翠苔花绕槛浓,此亭幽致讵曾逢。 水分林下清泠派,山峙云间峭峻峰。 怪石夜光寒射烛,老杉秋韵冷和钟。 不知来往留题客,谁约重寻莲社踪。 |
| 竹翠苔花绕槛浓,此亭幽致讵曾逢。 水分林下清泠派,山峙云间峭峻峰。 怪石夜光寒射烛,老杉秋韵冷和钟。 不知来往留题客,谁约重寻莲社踪。 |
| 鸡冠与凤仙,早种近阶砌。 夏秋无花时,类能作幽致。 鸡色惟青紫,凤蕊杂红翠。 来年不待种,罅隙自苗裔。 |
| 南纪仙乡景最佳,林泉幽致有儒家。 门旌孝义为人范,殿试贤能是国华。 物象四时供野兴,图书万卷益生涯。 遥思竹阁凭虚槛,下瞰章江浸晓霞。 |
| 凭高四望天沉沉,平芜远树横夕阴。 碧云吐吞献奇象,乃知造物得我心。 渔舟两两叠烟棹,白鸟出没沧波深。 悠然呼酒纳幽致,须臾寒月照古琴。 |
| 叠石峨峨象翠微,远山魂梦便应稀。 从教藓长添峰色,好引泉来作瀑飞。 萤影夜攒疑烧起,茶烟朝出认云归。 知君创得兹幽致,公退吟看到落晖。 |
| 官居正与僧居近,乘兴何妨日日来。 因向林泉得幽致,竟忘尘世有炎埃。 松云隐隐当窗户,花露下石苔。 对景令人重怀古,海天秋尽鹤飞回。 |
| 莫道无幽致,常来到日西。 地虽当北阙,天与设东溪。 疏苇寒多折,惊凫去不齐。 坐中皆作者,长爱觅分题。 |
| 宝坊高阁遍凭栏,曾是芳辰得未閒。 日上天容低接海,风轻湖底倒摇山。 夜深佛火寒星外,春过人烟暗树间。 无意孤吟采幽致,异时行橐断空还。 |
| 虚亭城西隅,开槛俯临北。 青山正相同,万状呈峭格。 落日涵紫翠,深春变颜色。 云石抱幽致,猿鸟自娱适。 上穷林端寺,下见海内国。 贤侯乘閒来,四座揖佳客。 歌吹有怀酌,笔研角文墨。 雄谈连今古,大笑一欢戚。 嗟物亦时遇,旷久兹乃得。 从知闽州图,复记新名迹。 |
| 午转槐阴,正炎暑、侵肌似醉。 问何处、披襟散发,解衣扬袂。 傍沼茅亭杨柳绿,倚崖草阁梧桐翠。 唤玉人、纤手掬清泉,生凉意。 开枕簟,浮瓜芰。 琼液浅,歌喉细。 对文禽雪鹭,助成幽致。 十顷碧莲潇洒国,万竿修竹清凉世。 算此时、情绪有谁同,吾侬自。 |
| 向逍遥物外,造化工夫,做成幽致。 杳霭壶天,映满空苍翠。 耸秀峰峦,媚春花木,对玉阶金砌。 方丈瀛洲,非烟非雾,恍移平地。 况值良辰,宴游时候,日永风和,暮春天气。 金母龟台,傍碧桃阴里。 地久天长,父尧子舜,灿绮罗佳会。 一部仙韶,九重鸾仗,年年同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