墟烟淡将散,江雨细欲无。 回风吹衣襟,晴光满菰蒲。 隐几乐此时,清和如夏初。 犬吠船丁归,小市得美蔬。 欢言酌清醥,侑以案上书。 虽云泊江渚,何异归林庐。 |
正传国子先生印,远访松陵隐士庐。 二十四篇风月句,几千万卷圣贤书。 地偏自觉因人重,日涉从教与世疏。 已戒园丁多种菊,重来对菊脍鲈鱼。 |
七年谪五溪,二年守三沪。 蛮烟瘴雨中,不改旧时吾。 此来懒看镜,谓我衰且癯。 王生忽肖象,气貌何丰腴。 悔不赂王生,图作一病夫。 变几转而上,听我归林庐。 及此未衰日,更读几年书。 |
平生庐阜去无因,咫尺于今不得亲。 顾我尘劳四十九,羡他萧散二仙人。 会当拄颊看山色,更欲题诗满涧滨。 为报草堂莲社友,扫云开户待游轮。 |
不忍送君杨柳津,隔江相忆始相亲。 未能款曲论心事,翻似寻常识面人。 一枕落花终夜雨,十扩芳草故乡春。 栽松若有青山剩,借结茅庐作近邻。 |
人莫不欲寿,文子之祈省非矫。 人莫不欲康,文公之步者非狂。 震风不贷蜗牛庐,堂中老人方晏知,笑我闭门生白须。 安得八荒开寿域,却随童子咏康衢。 |
山收雨脚云气温,葛藤剌屡穿径人。 精庐桃李花漫山,声钟声绕落花间。 野僧净设伊薄供,译脱西方如说梦。 我方云笑耳不闻,寒窗暮对西山云。 |
僧庐土木涂金碧,四出徵求如羽檄。 富商豪吏多厚积,宜其弃金如瓦砾。 贫民妻子半菽食,一饥转作沟中瘠,赋歛鞭笞县庭赤,持以与僧亦不惜。 古者养民如养儿,劝相农事忧其饥。 露台百金止不为,尚媿七月周公诗。 流俗纷纷岂知此,熟视创残谓当尔。 杰屋大像无时止,安得疲民免饥死! |
第三闸外看征帆,闸鴃帆轻似箭奔。 此去直挨湖北岸,吾庐正在水边村。 送公便作还家想,何日真酬去国言。 最是别来情味恶,州桥每到误窥门。 |
燕游规画孔明庐,陈法区藏梅李株。 慨想先儒遗意远,能将旧观一还无。 |
投灯飞烛未为愚,接迹纷纷是可诛。 缘木得鱼还有样,便教焚却孔明庐。 |
似仙犹火食,比古未巢居。 老子麤全节,小儿能著书。 下帘留乳燕,投饭出潜鱼。 幸好隆中客,无为起草庐。 |
张生何为者,落魄不自拘。 独携三尺琴,笑别妻与孥。 一来泊吾里,忽已月再虚。 朝游故人馆,暮止佛子庐。 虽无食羹余,所乐常晏如。 我欲有所进,生闻勿烦纡。 君子闲有道,不专块然居。 无道只深适,呜戏亦已愚。 愿生脱尘鞅,从我沧海隅。 |
我庐城南村,家无十金产。 种花虽历岁,名品终有限。 颇欲及暇时,著谱书之简。 今朝绯桃开,欢喜洗酒琖。 邻翁亦喜事,为我一笑莞。 但恨苜蓿盘,蔬薄久佳馔。 往来见已熟,劝揖忘媿赧。 一事粗可言,似具识花眼。 |
秀出雪峰一千众,挽回庐阜三十年。 赤乌白马吐杰句,黄花翠竹通幽禅。 竺师不假报文度,凿齿本自知弥天。 可怜乌石岭下路,榕叶炯炯凝云烟。 |
昭谏先生宅,咸平处士庐。 大名无死朽,外物几乘除。 岁月勤稽古,山林永遂初。 能诗直余事,焉不蔺相如。 |
春天阴晴无定姿,阴云未卷晴风吹。 青山表见花颜色,绿竹增添鹭羽仪。 郭外不知谁是主,眼中今日我题诗。 人生何物非邮传,敢谓吾庐不在兹。 |
蜗庐何以度袢延,竟日蓬山一洗湔。 阴翳树林无六月,风凉殿阁是诸天。 政须深隐似玄豹,不用怀归如杜鹃。 咄咄逼人牛马走,夜窗妨我枕书眠。 |
王君僧服而胡须,赠我手写千隶书。 秦汉古法沦俗笑,钟王秘刻藏绮疏。 君游市俗谁问此,我好奇古贫无余。 间来古寺看画壁,醉去野店烹寒鱼。 击竹有时谈九命,无钱踏雪走千墟。 问君几晚君何如,家有老婢归田庐。 |
东南山水窟,钱塘吴越都。 吾人神仙后,厌直承明庐。 一舸去莫挽,落帆风月湖。 蹁跹青衿子,能诵先生书。 借问太守谁,子云蜀名儒。 家有王阳金,清商奏箫竽。 相逢不妨饮,坐啸治有余。 遥知子还日,未厌浙江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