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太白东坡曾寄兴,岭峰近远见低高。 庐山面目今朝识,八四衰翁意气豪。 |
| 庐山面目非难识,横岭侧峰皆是真。 若待出来方识破,不知何用个中人。 |
| 枉作江南半世人,安知五老不吾嗔。 自参茶壑风烟美,略识庐山面目真。 涧汲每思佳客共,云眠谁谓老师仇。 秋崖只有诗如此,回向山灵报答春。 |
| ...水孤猿啼。 君作庐山游揽结,庐山秀拂拭双瞳。 人细看莲花漏? 转首白云如雪飞。 庐山面目非当时,归来旧事不须问, |
| 亲风庐山面目来,翻经台上月轮开。 山间长物浑无用,多斫云根入蜀栽。 |
| 定江军门拥云气,庐山面目长相朝。 阃臣所持止一恕,墙壁何恨粘歌谣。 |
| 戍古城荒地势雄,一亭分半庾楼东。 庐山面目今真识,江汉朝宗此会同。 司马宅荒惟苦竹,元规尘远尚古风。 胡尘只隔淮河在,谁为长驱一扫空。 |
| 不羡勋名逐日新,课孙种绩及青春。 试将圆镜当空照,始识庐山面目真。 |
| 郡吏东征迓衮衣,不知郡圃掩芳扉。 樱桃熟处香山识,杨柳栽时靖节归。 壁帖嵌尘钟鼎碎,楼歌压市管弦飞。 庐山面目清如此,几客登临几夕晖。 |
| 庐山秀在外,华山秀在里。 要识真面目,即彼铁锁是。 铁锁悬当云上头,纵横曲直是谁谋。 吾今判著浮生去,不见神奇不罢休。 |
| 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 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 |
| 三种病二种光即不问,且如何是法身。 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 |
| 庐山之高谁不识,欲识其真了难得。 往来山中最亲切,岭为横看峰是侧。 曾从彭蠡望山外,识得山南昧山北。 山体如如本不动,人苦求之愈多惑。 君今一堂据湓城,香炉五老皆嘉宾。 莫问后前与向背,面目还君多识真。 君今与山如故人,慎毋忽作白头新。 堂中燕坐静且寿,君其於此知吾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