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应俗敢辞疾,冲风宁小驱。 聊为一日役,不惮百金躯。 雪路无行迹,冰枝有落乌。 寒门闭萧瑟,穷里听唏吁。 |
| 应俗虽劳甚,登高即旷然。 日浓花覆地,春静草连天。 竹坞连山远,湖光带郭偏。 斯官本闲佚,吾政愧烹鲜。 |
| 暖日薰杨柳,浓春醉海棠。 放慵真有味,应俗苦相妨。 宦拙从人笑,交疏得自藏。 云移稳扶杖,燕坐独焚香。 |
| 律院僧应俗,亭荒草木删。 无碑堪考古,有客自看山。 竹好惟嫌密,云多不自閒。 小溪知最近,童浴夜方不。 |
| 暮境何堪与病遭,西风落叶拥亭臮。 极知世上人情恶,且放江边醉眼高。 应俗纷纷何日了,咏诗混混寄吾豪。 碧油金锁平生意,未许人言学楚骚。 |
| 吟怀长恨负芳时,为见梅花辄入诗。 雪后园林才半树,水边篱落忽横枝。 人怜红艳多应俗,天与清香似有私。 堪笑胡雏亦风味,解将声调角中吹。 |
| 衮衮红尘去,扁舟得挽回。 半生障日手,一笑沃愁杯。 应俗吾衰矣,论文子壮哉。 明年日边信,满冀好怀开。 |
| 数里岧峣落日西,更高高处种灵芝。 危风受雪春归晚,怪石留云雨到迟。 仙鹿避人眠浅径,野禽窥果啄残权。 待应俗格消磨尽,重建珠台旧路岐。 |
| 不迁比景戍交河,三径归来得已多。 应俗愈疏身老大,读书渐废意蹉跎。 闲从孙叟苏门啸,醉和荆卿易水歌。 歌罢却挥孤棹去,石阑干下买渔蓑。 |
| 卧埋尘叶走风烟,齿豁头童不记年。 起倒不供聊应俗,高低莫可只随缘。 冬冬鼓远三行夜,隐隐平湖四接天。 枕底涛波蓬上雨,故将羁老到愁边。 |
| 缥缈金华伯,人间第一人。 剧谈连昼夜,应俗费精神。 时要平安报,反愁消息真。 墙根霜下草,又作一番新。 |
| 今年五月冷非常,拥袖无聊一老尫。 应俗但宜司马好,全生不必次公狂。 绛人甲子差相近,皇考庚寅暗自伤。 病酒客楼听泥屐,愁边更用雨淋浪。 |
| 蒿欺菊丛瘦,蔓压橘枝低。 应俗精神减,伤时梦寐迷。 欹眠中夜雁,薄饭午时鸡。 咄咄真堪怪,秋深杜宇啼。 |
| 数里岧峣落日西,更高高处种灵芝。 危峰受雪春归晚,怪石留云雨到迟。 仙鹿避人眠浅径,野禽窥果啄残枝。 待应俗格消磨尽,重建瑶台旧路歧。 |
| 自从大道裂,教法日益殊。 文学与政事,往往成两途。 簿书吏应俗,佔毕儒诚迂。 二者不相能,世道良可吁。 |
| 竹里幽栖不掩关,解将应俗等居山。 风流彭泽羲黄土,诗力苏州季孟间。 官缚犹存紫公服,客来肯靳玉絛环。 雪儿小直珠千斛,可但疎帘见一斑。 |
| 向来应俗用古学,我亦未悔金注昏。 伍胥宰嚭各腐滓,吴歈越吟谁诵冤。 |
| 宿雨盈车辙,秋风涨帽裙。 爱闲惟兀兀,应俗苦纷纷。 病眼添花晕,酡颜散缬纹。 归来炷香卧,窗底看微云。 |
| 未说高文锦不如,谈间已胜十年书。 是中我亦潜心久,作者君今举切无。 应俗不堪尘眯自,论交政复棘如须。 独怜儿戏心犹在,更向诗筒较戚疎。 |
| 丝毫触石千山泽,喙吻传声万壑雷。 信有苏书标洞府,不应俗驾半途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