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唐朝「应得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
    《闰月七日织女》

    耿耿曙河微,神仙此夜稀。
    今年七月闰,应得两回归。
  • 2
    [唐]

    《明君词》

    北望单于日半斜,明君马上泣胡沙。
    一双泪滴黄河水,应得东流入汉家。
  • 3
    [唐]

    《歌》

    若能相伴陟仙坛,应得文箫驾彩鸾。
    自有绣襦并甲帐,瑶台不怕雪霜寒。
  • 4
    [唐]

    《喜雨》

    南国旱无雨,今朝江出云。
    入空才漠漠,洒迥已纷纷。
    巢燕高飞尽,林花润色分。
    晚来声不绝,应得夜深闻。
  • 5
    [唐]

    《送舍弟》

    吾家白额驹,远别临东道。
    他日相思一梦君,应得池塘生春草。
  • 6
    [唐]

    《失鹤》

    失为庭前雪,飞因海上风。
    九霄应得侣,三夜不归笼。
    声断碧云外,影沉明月中。
    郡斋从此后,谁伴白头翁。
  • 7
    [唐]

    《赠溪翁》

    溪田借四邻,不省解忧身。
    看日和仙药,书符救病人。
    伴僧斋过夏,中酒卧经旬。
    应得丹砂力,春来黑发新。
  • 8
    [唐]

    《寄羽士》

    别来有路隔仙凡,几度临风欲去难。
    乐道无时忘鹤伴,谈玄何日到星坛。
    山中胜景常留客,林下清风好炼丹。
    使我浮生尘鞅脱,相从应得一盘桓。
  • 9
    [唐]

    《寄友生》

    风骚情味近如何,门底寒流屋里莎。
    曾摘园蔬留我宿,共吟江月看鸿过。
    时危苦恨无收拾,道妙深夸有琢磨。
    凉夜欹眠应得梦,平生心肺似君多。
  • 10
    [唐]

    《弱柏院僧影堂》

    弱柏倒垂如线蔓,檐头不见有枝柯。
    影堂香火长相续,应得人来礼拜多。
  • 11
    [唐]

    《酬濬上人采药见寄》

    玉英期共采,云岭独先过。
    应得灵芝也,诗情一倍多。
  • 12
    [唐]

    《符亭二首》

    符亭之地雅离群,万古悬泉一旦新。
    若念农桑也如此,县人应得似行人。
    山如巫峡烟云好,路似嘉祥水木清。
    大抵游人总应爱,就中难说是诗情。
  • 13
    [唐]

    《河上寄故人》

    河流晓天,濮水清烟。
    日暖昆吾台上,春深颛顼城边。
    莺声乱啁鹄,花片细点龙泉。
    西望情人早至,犹应得醉芳年。
  • 14
    [唐]

    《送杨州判官》

    应得烟霞出俗心,茅山道士共追寻。
    闲怜鹤貌偏能画,暗辨桐声自作琴。
    长啸每来松下坐,新诗堪向雪中吟。
    征南幕里多宾客,君独相知最校深。
  • 15
    [唐]

    《东楼看雪》

    一上高楼醉复醒,日西江雪更冥冥。
    化风吹火全无气,平望惟松少露青。
    腊内不妨南地少,夜长应得小窗听。
    因思旧隐匡庐日,闲看杉柽掩石扃。
  • 16
    [唐]

    《送冯温往河外》

    琴剑事行装,河关出北方。
    秦音尽河内,魏画自黎阳。
    野日村苗熟,秋霜馆叶黄。
    风沙问船处,应得立清漳。
  • 17
    [唐]

    《晚归蓝田旧居》

    云卷东皋下,归来省故蹊。
    泉移怜石在,林长觉原低。
    旧里情难尽,前山赏未迷。
    引藤看古木,尝酒咒春鸡。
    兴与时髦背,年将野老齐。
    才微甘引退,应得遂霞栖。
  • 18
    [唐]

    《题宣州开元寺》

    谁家烟径长莓苔,金碧虚栏竹上开。
    流水远分山色断,清猿时带角声来。
    六朝明月唯诗在,三楚空山有雁回。
    达理始应尽惆怅,僧闲应得话天台。
  • 19
    [唐]

    《题顾正字谿居》

    高敞吟轩近钓湾,尘中来似出人间。
    若教明月休生桂,应得危时共掩关。
    春酒夜棋难放客,短篱疏竹不遮山。
    莫夸恬淡胜荣禄,雁引行高未许闲。
  • 20
    [唐]

    《胡笳十八拍·第七拍》

    男儿妇人带弓箭,塞马蕃羊卧霜霰。
    寸步东西岂自由,偷生乞死非情愿。
    龟兹觱篥愁中听,碎叶琵琶夜深怨。
    竟夕无云月上天,故乡应得重相见。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