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露叶萧萧月满庭,秋来多梦老人星。 海山印渚知吾处,终不深云独掩扃。 |
| 山空木落岸云轻,吹面霜风有几程。 明月修江归梦刀,入门先祝老人星。 |
| 时时去弄老莱衣,也似何蕃岁一归。 相送江头无一语,寸心遥与白云飞。 |
| 西风吹客衣,束担出王畿。 千里莫嫌远,几人犹未归。 山空秋鹤瘦,天阔暮云飞。 料得还家日,将诗寿彩闱。 |
| 吾子远归省,重闱俱粲然。 难留毛义檄,又送子真仙。 西笑仍千里,东归约二年。 词场期自力,收取旧青毡。 |
| 清可正原得忠臣,岂觉辞官归思匆。 为道思新心甚切,难留执手意奚穷。 亲斟御酒资行色,更敕云台写范容。 回到家乡人问及,始知腾不负动功。 |
| 壮志欲飞腾,扶摇北海鹏。 双亲俱未老,一弟已为僧。 远水浮春棹,虚窗坐夜灯。 明朝望乡国,遥指白云层。 |
| 年少擅词华,曾看手八叉。 晨装归路雨,春酒别筵花。 马带云过岭,人同燕到家。 罢官趋觐好,不是谪长沙。 |
| 锦里趋庭日,声华见蜀都。 弟兄今二妙,父子宋三苏。 礼乐风云地,旂常日月图。 今皇念大祀,未可滞江舻。 ¤ |
| 映柳见行色,故山当落晖。 青云知已殁,白首一身归。 满袖萧关雨,连沙塞雁飞。 到家翻有喜,借取老莱衣。 |
| 参玄曾未造玄微,肯学新丰十不归。 归举清凉答佛话,教娘知有祖师机。 |
| 释子怀慈母,吾儒未易轻。 不寻琪树去,肯向石桥行。 海近云多润,山高日少晴。 天恩新赐服,书字欲传名。 |
| 闻道西京寇,犹多虎豹群。 过秦应有论,谕蜀可无文。 未返巴山使,空悬栈道军。 烦将父老意,归报圣明君。 |
| 清风明月秋光半,环禅别我云南归。 当堂子母相逢日,妙圆孰敢分离微。 咦,拨转吾家向上机,回头触处生光辉。 |
| 面拥旌旗鼓乐随,谁知锦被裹疮痍。 吏那秋敛充春赋,兵待朝输作暮炊。 缩手判支穷措大,攒眉书准老沙弥。 此是履翁新活计,雁书多报故人知。 |
| 夜来霜吓橘脐黄,乞与归人怀冷香。 到日跨门须转却,白头不是本生娘。 |
| 妙尽功圆转处幽,若人真解倒骑牛。 雨蓑风笠旧行李,适意明明百草头。 |
| 不厌冰霜路,冲寒办一归。 晨鸡戒鞍马,春酒寿庭闱。 灯火知辛苦,云霄会奋飞。 相期纡绿绶,非但戏斑衣。 |
| 蛩吟木落帝王州,我亦凄凉感旅游。 正起四方朋友念,又添一个别离愁。 溪村棹急红菱雨,出市砧催白雁秋。 闻道北堂相忆久,西风吹柳曲江头。 |
| 人言少保持家谨,载见西京万石君。 子舍今归浣裙切,里门重戒下车勤。 田园一一能为计,僮仆欣欣亦有闻。 我负洛阳山水久,试因行色寄嵩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