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淳风布政常无欲。 至道防人能变俗。 求仁义急于水火。 用礼让多于菽粟。 屈轶无佞人可指。 獬豸无繁刑可触。 王道荡荡用无为。 天下四人谁不足。 |
| 乾坤以含养覆载。 日月以贞明照临。 达人以四海为务。 明君以百姓为心。 水波澜者源必远。 树扶疎者根必深。 云雨取施无不洽。 廊庙求才多所任。 |
| 圣人千年始一生。 黄河千年始一清。 摄提以之而从纪。 玉烛于是而文明。 东南可以补地阙。 西北可以正天倾。 浮鼋则东海可厉。 运锸则南山可平。 众仙就朝于瑶水。 羣帝受享于明庭。 怀和则韎任并奏。 功烈则钟鼎俱铭。 |
| 正阳和气万类繁。 君王道合天地尊。 黎人耕植于义圃。 君子翶翔于礼园。 落其实者思其树。 饮其流者怀其源。 咎繇为谋不仁远。 士会为政羣盗奔。 克宽则昆虫内向。 彰信则殊俗宅心。 浮桥有月支抱马。 上苑有乌孙学琴。 赤玉则南海输赆。 白环则西山献琛。 无劳凿空于大夏。 不待蹶角于蹛林。 |
| 纤纤不绝林薄成。 涓涓不止江河生。 事之毫髪无谓轻。 虑远防微乃不倾。 云官乃垂拱大君。 凤历唯钦明元首。 类上帝而禋六宗。 望山川而朝羣后。 地镜则山泽俱开。 河图则鱼龙合负。 我之天纲莫不该。 阊阖九关天门开。 卿相则风云玄感。 匡赞则星辰下来。 既兴室之三圣。 乃举唐朝之八才。 莘臣参谋于左相。 大老教政于中台。 |
| 三光以记物成形。 四时以裁成正位。 雷风大山岳之响。 寒暑通阴阳之气。 武功则六合攸同。 文教则二仪经纬。 有道则咸浴其德。 好生则各繁其类。 白日经天中则移。 明月横汉满而亏。 能亏能缺既无为。 虽盈虽满则不危。 开信义以为苑囿。 立道德以为城池。 周监乎二代所损益。 郁郁乎文其可知。 庖牺之亲临佃渔。 神农之躬耕稼。... |
| 盛乐斯举。 协征调宫。 灵飨庆洽。 祉积化融。 八变有序。 三献已终。 坎牲瘗玉。 酬德报功。 振垂成吕。 投壤生风。 道无虚致。 事由感通。 于皇盛烈。 比祚华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