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力进凭诗业,心焦阙问安。 远行无处易,孤立本来难。 楚月船中没,秦星马上残。 明年有公道,更以命推看。 |
| 凛凛风生寄此堂,尘埃消尽兴可长。 朱丝鼓舞逢千载,白羽吹扬慰一方。 已散浮云沧海上,更飞霖雨泰山傍。 谁知万物心焦日,独对松筠四座凉。 |
| 将来书信手拈着,灯下姿姿观觑了。 两三行字真带草,提起来越心焦。 一半儿丝挦一半儿烧[1]。 |
| 秋风满庭树,策策鸣良宵。 幽人独晤叹,时序何萧条。 寒华岂不容,念之中心焦。 我巢在一枝,风雨无漂摇。 |
| 靡靡秋已夕,凄凄风露交。 蔓草不复荣,园木空自凋。 清气澄余滓,杳然天界高。 哀蝉无留响,丛雁鸣云霄。 万化相寻绎,人生岂不劳? 从古皆有没,念之中心焦。 何以称我情? 浊酒且自陶。 千载非所知,聊以永今朝。 |
| 纯阴十月晚,劲气肃群骄。 惟有乔松在,长看积雪消。 生贤禀真性,特立冠当朝。 早岁初成赋,群雄已失标。 治才精破竹,廷论壮生飙。 博士皆推贾,宣皇重试萧。 周旋穷政体,出入解心焦。 九列高称冠,三台岂足超。 论功归颖霸,举相待虞姚。 骥骋经新卧,弓强发久弨。 百年时节在,四海众心翘。 当见飞中使,齎金赐此朝。 |
| 丈夫志万里,耿耿抱长虑。 青云却倦飞,功业何由树。 庙堂有先达,体国心焦劳。 归来掩关卧,茅檐日色高。 |
| 引水穿墙接竹梢,谷藏峰底大容瓢。 将流旋滴庐山瀑,已尽还来海上潮。 乱点落池惊睡觉,半山含润沃心焦。 瓦盆一斛何胜满,溢去犹能浸菊苗。 檐下枯槎拂荻梢,山川迤逦费公瓢。 幽泉细细流岩鼻,盆水弥弥涨海潮。 但爱坚如湖上石,谁怜收自灶中焦。 苍崖寒溜须佳荫,尚少冬青石趼苗。 |
| 纯阴十月晚,劲气肃群骄。 惟有乔松在,长看积雪消。 生贤禀真性,特立冠当朝。 早岁初成赋,群雄已失标。 治才精破竹,廷论壮生飚。 博士皆推贾,宣皇重试萧。 周旋穷政体,出入解心焦。 九列高称冠,三台岂足超。 论功归颍霸,举相待虞姚。 骥骋经新卧,弓强发久鞦。 百年时节在,四海众心翘。 当见飞中使,赍金赐此朝。 |
| 海神不朝雪不作,大梁尘土蔽天高。 道傍牛喘复谁问,佛寺吹螺空唱嚎。 相公跪香恬且佚,陛下减膳心焦劳。 因君试墨偶有激,勇辞壮笔挥长刀。 予无奈何亦思饮,饮竭甖瓮从餔糟。 |
| 日居复月诸,环回照下土。 使我玄云发,化为素丝缕。 禀质本羸劣,养生仍莽卤。 痛饮困连宵,悲吟饥过午。 遂令头上发,种种无尺五。 根稀比黍苗,梢细同钗股。 岂是乏膏沐,非关栉风雨。 最为悲伤多,心焦衰落苦。 余者能有几,落者不可数。 秃似鹊填河,坠如乌解羽。 苍华何用祝,苦辞亦休吐。 匹如剃头僧,岂要巾冠主。 |
| 峡口秋水壮,沙边且停桡。 奔涛振石壁,峰势如动摇。 九月芦花新,弥令客心焦。 谁念在江岛,故人满天朝。 无处豁心胸,忧来醉能销。 往来巴山道,三见秋草凋。 狄生新相知,才调凌云霄。 赋诗析造化,入幕生风飙。 把笔判甲兵,战士不敢骄。 皆云梁公后,遇鼎还能调。 离别倏经时,音尘殊寂寥。 何当见夫子,不叹乡关遥。 |
| 年长身转慵,百事无所欲。 乃至头上发,经年方一沐。 沐稀发苦落,一沐仍半秃。 短鬓经霜蓬,老面辞春木。 强年过犹近,衰相来何速。 应是烦恼多,心焦血不足。 渐少不满把,渐短不盈尺。 况兹短少中,日夜落复白。 既无神仙术,何除老死籍? 只有解脱门,能度衰苦厄。 掩镜望东寺,降心谢禅客。 衰白何足言,剃落犹不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