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德天钟有异资,反身尤谨事操持。 俭勤忠孝传家训,直谅忱恂获上知。 正色嫉邪严莫犯,高标立懦屹难移。 睪如香坂孤峰下,千载唯存笃行碑。 |
百年诗种世科存,三载相望两拜恩。 主簿从渠称大小,儒冠喜我到儿孙。 立身正要先忠孝,力学尤须造本原。 老矣寸阴犹共惜,日新期汝大吾门。 |
汉恩列土育如春,留得芳名远到今。 几换人民此城郭,四围闤闠有山林。 长长安日存吾敬,望大行云契彼心。 忠孝永贻千载后,绝胜易水筑黄金。 |
莲萼飘香,金风乍扇轻凉。 郁郁葱葱,瑞烟萦绕华堂。 星辰孕秀,良霄梦、吉协熊祥。 紫芝眉宇,莹然如峙圭璋。 忠孝传芳,集庆门、奕世簪裳。 他日岩廊,致君直上虞唐。 百千椿算,争期并、鹤老龟长。 年年今日,会拚一醉觥觞。 |
橘生湘水侧。 菲陋人莫传。 逢君金华宴。 得在玉几前。 三川穷名利。 京洛富妖妍。 恩荣难久恃。 隆宠易衰偏。 观席妾凄怆。 覩翰君泫然。 徒抱忠孝志。 犹为葑菲迁。 |
筑岩无往梦,游岱有飞魂。 堕泪隋侯国,遗金汉帝恩。 文章留日域,忠孝在王门。 天道何由问,秋风遍九原。 |
荆溪滔滔向东注,长桥束之川后怒。 英风飒爽白昼昏,此是孝侯斩蛟处。 客船逆上帆下樯,何如悬水泝吕梁。 百稿攒石双橹健,进退咫尺千丈强。 我来偶值冻雨作,且近孝侯祠下泊。 平生忠孝侯所知,世途更似风波恶。 |
金碧禹山远,关梁蜀道难。 相逢属婉岁,相送动征鞍。 地咽绵川冷,云凝剑阁寒。 倘遇忠孝所,为道忆长安。 |
金碧禺山远,关梁蜀道难。 相逢属晚岁,相送动征鞍。 地咽绵川冷,云凝剑阁寒。 倘遇忠孝所,为道忆长安。 |
弹铗朱门岁月过,生涯安乐遍行窝。 谈天有口机关别,处世无心笑语多。 自是君平忠孝在,其如曼倩滑稽何。 一帆又作鸱夷去,遥想江湖听踏歌。 |
嬉嬉南陔,眷眷慈颜。 和气怡色,奉甘兴鲜。 事亲是宜,事君是思。 虔勖忠孝,邦家之基。 |
嬉嬉南陔,眷眷慈颜。 和气怡色,奉甘兴鲜。 事亲是宜,事君是思。 虔勖忠孝,邦家之基。 |
华林书院集群英,讲育兴来里巷荣。 宾友尽为文苑客,子孙多是帝门生。 九重下诏亲旌义,四相留诗自著名。 致使举家在霄汉,更将忠孝答皇朝。 |
山林朝市都曾住。 忠孝两字报君父。 利名场反覆如云,又要商量阴雨。 便天公有眼难开,袖手不如家去。 更蛾眉强学时妆,是老子平生懒处。 |
翊运勋臣第一家,却于翰墨掇英华。 谁知忠孝千年事,不逐春风落水花。 |
危机易蹈退难安,进退如公地最宽。 忧国忧家双鬓白,通天通地一心丹。 久虚海宇苍生望,专结庭帏采绶欢。 终始哀荣情罔极,谁云忠孝两全难。 |
蜀王望蜀旧台前,九日分明见一川。 北料乡关方自此,南辞城郭复依然。 青松系马攒岩畔,黄菊留人籍道边。 自昔登临湮灭尽,独闻忠孝两能传。 第七十四卷 |
飞车去逐赤松仙,残藁空留四十年。 致主耻居三代后,乞身期在二疏前。 清朝厚眷真难报,白发孤遗只自怜。 珍重我翁忠孝句,子孙百世更须传。 |
故人为县楚江边,海角犹闻政事传。 万井已安如赤子,一麾今去上青天。 应开醉眼酴醾下,莫起归心杜宇前。 报主代亲俱有地,几人忠孝似君全。 |
累疏仇勤奏榻前,忧时急似救头然。 功名常是中年立,忠孝当於晚节全。 投祓归来泉石上,班荆坐向竹梅边。 乌台无复诗公案,弄月嘲风亦偶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