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宋朝「忽忘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子瞻游甘露寺》

    去国日已远,涉江岁将阑。
    东南富山水,跬步留清欢。
    迁延废行迈,忽忘身在官。
    清晨涉甘露,乘高弃征鞍。
    超然脱阛阓,穿云抚朱栏。
    下视万物微,惟觉沧海宽。
    潮来声汹汹,望极空漫漫。
    一一渡海舶,冉冉移樯竿。
    水怪时出没,群嬉类豭羱。
    幽阴自生火,青荧复谁钻。
    石头古天险,凭恃分权瞒。
    疑城曜远目,来骑惊新观。
    聚散定王业,...
  • 2
    [宋]

    《赠妙胜主人》

    ...縠皱。
    妖桃艳杏各趺萼,近树遥林错文绣。
    池鱼酣暖泳清浅,山鸟何知语幽茂。
    搜诗忽忘路远迩,啅鹊不离车前后。
    闲身胜践多龃龉,缓驾幽寻容宿留。
    转从净宇寄倦憩,得访老禅闲话旧。
    拂除尘壁诗刻在,挽仰岁华春事又。
    开单一饭吾易饱,袖手千倡渠无陋
  • 3
    [宋]

    《题明发高轩过图》

    ...金不当价。
    异才天纵非力能,画工不是甘为下。
    今代风流数大年,含毫落笔开山川。
    忽忘朽老压尘底,郤怪凫鸿堕目前。
    尔来八二复秀出,万里河山才咫尺。
    眼边安得有突兀,复似天地初开辟。
    明窗写出高轩过,便逐愈湜闻吟哦。
    晚知书画真有益,郤悔岁月来无多。
    官禁修严断过访,时於僻寺逢税鞅。
    秀润如行琮璧间,清明似引星辰上。
    忧悲愉怢...
  • 4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子瞻游径山》

    去年渡江爱吴山,忽忘蜀道轻秦川。
    钱塘后到山最胜,下枕湖水相萦旋。
    坐疑吴会无复有,扁舟屡出凌涛渊。
    今秋复入径山寺,势压众岭皆摧颠。
    连峰沓嶂不知数,重重相抱如青莲。
    散为云雾翳星斗,聚作潭井藏蜿蜒。
    钦翁未到人迹绝,千里受记来安禅。
    荒榛野草置茅屋,坐令海贾输金钱。
    至今传法破烦恼,饱食过客容安眠。
    解装投锡不复去,纷纷...
  • 5
    [宋]

    《次韵子瞻游径山》

    去年渡江爱吴山,忽忘蜀道轻秦川。
    钱塘後到山最胜,下枕湖水相萦旋。
    坐疑吴会无复有,扁舟屡出凌涛渊。
    今秋复入径山寺,势压众岭皆摧颠。
    连峰沓嶂不知数,重重相抱如青莲。
    散为云雾翳星斗,聚作潭井藏蜿蜒。
    钦翁未到人迹绝,千里受记来安禅。
    荒榛野草置茅屋,坐令海贾输金钱。
    至今传法破烦恼,饱食过客容安眠。
    解装投锡不复去,纷纷...
  • 6
    [宋]

    《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》

    身为江城吏,心似野田叟。
    寻僧忽忘归,饱食莫携手。
    畏人久成性,路绕古城后。
    茅茨远相望,鸡犬亦时有。
    人远市井罢,日落狐兔走。
    回风吹横烟,烧火卷林薮。
    草深径渐恶,荆棘时挂肘。
    褰裳涉沮洳,斜绝汙池口。
    投荒分岑寂,欹侧吾自取。
    二君独何为,经岁坐相守。
    游従乏车骑,饮食厌菘韭。
    周旋未忍弃,辛苦亦何负。
    归来倚南窗,...
  • 7
    [宋]

    《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》

    ...兄百日留,退食同跻攀。
    轻帆过百步,船底惊雷翻。
    肩舆上南麓,眼界涵川原。
    爱此忽忘归,愿见且三年。
    我去已匆匆,兄来亦崩奔。
    永情置酒地,绕郭多云烟。
    我昔去彭城,明日河流至。
    不见五斗泥,但见三竿水。
    惊风郁飚怒,跳沫高睥睨。
    潋滟三月余,噶一朝事。
    分将食鱼鳖,何暇顾邻里。
    悲伤念遗黎,指顾出完罍。
    缭堞对连山,黄楼...
  • 8
    [宋]

    《予既赋金貂亭诗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连饮辄》

    ...多铜。
    宗人共集作圜坐,酌以大斗飞金钟。
    著言君子处域内,何异群虱居裈中。
    形骸忽忘置不问,岂复上欲图三公。
    古来贤达类若此,刘伶毕卓非凡庸。
    陶潜数酌宦情远,李白一斗诗情通。
    彼胡不醒匪不智,智在意表言难穷。
    共惟遥集乃咸嗣,是饮三代传家风。
    五马渡江一马龙,事未几见嗟江东。
    就家拜爵下车去,摇手温峤
相关字典
相关词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