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过市摩双眼,惊嗟阅盛衰。 朱楼倚霄汉,曾见始成时。 |
| 心情稍觉难如旧,胜迹依然日月新。 鹤怨猿惊嗟往事,再来山色似迎人。 |
| 昔走成周道,春风尚落花。 今驰河内传,秋日正临霞。 山色依前绿,颠毛只是华。 见迎多故吏,衰壮两惊嗟。 |
| 大梦为生固有涯,屡攻衰疾可惊嗟。 时於耳窍啸秋蚓,并向目睛飞黑花。 门外挂罗同翟尉,座隅占鵩类长沙。 支离犹食三锺粟,买取涢溪好住家。 |
| 客里惊嗟又岁除。 萧萧寒雨滴茅庐。 山深溪转泉声碎,夜永风摇烛影孤。 冷甚只多烧木叶,诗成无处写桃符。 强酬节物聊清酌,今岁屠苏自取疏。 |
| 辞君岁久见君初,白发惊嗟两有余。 容鬓别来今至此,心情料取合何如? 曾同曲水花亭醉,亦共华阳竹院居。 岂料天南相见夜,哀猿瘴雾宿匡庐。 |
| 退跡何人继昔贤,凡途终是事谋先。 只知竞逐浮云富,谁解惊嗟逝水年。 寒影半疏霜后树,秋声千点雨中禅。 千般不更经营得,一榻无馀任自然。 |
| 薄俗交朋赴字斜,可人一见只惊嗟。 心凭实地应多事,诗引清风归一家。 休看马头秋后叶,自培门里岁寒花。 何时相接从容步,遍历山巅与水涯。 |
| 斂袵从童丱,巢枝幸里闾。 尘踪谁抆拭,余论借吹嘘。 得意鸣珂地,惊嗟素锦车。 直言公不死,兰玉秀阶除。 |
| 古台曾说少年游,弹指惊嗟岁月流。 山似三神浮碧海,城如一虎卧崇丘。 凤凰去后遗陈迹,白鹭来叶认旧洲。 但得风寒无罅隙,江河举目不须愁。 |
| 堆胜题诗尚可怀,异时吴楚渺何哉。 传闻屡作南州佐,政自不妨三迳开。 准拟归舟成再见,惊嗟玉树有新摧。 要知盛德亡穷处,连璧光辉看后来。 |
| 雄文元命世,直气早成风。 受任衰迟後,安邦反侧中。 回天深有力,扈圣耻言功。 事已身随去,惊嗟柱石空。 |
| 一把长篇读,惊嗟即过旬。 谁知后来者,还似老成人。 古训但时習,英辞当日新。 惭无称薦力,空此见天麟。 |
| 早负经纶志,居然欲起家。 持身惟孝友,告后尽忠嘉。 位望隆青琐,文章在白麻。 忍闻埋玉树,四海共惊嗟。 |
| 义和走驭趁年华,不许人间岁月赊。 春正艳阳春即老,日方停午日还斜。 时情莫测深如海,世事难齐乱似麻。 已共身心要约定,古今如此勿惊嗟。 |
| 同宗多两岁,官学幸同门。 去夏才相别,逾旬遽。 淹逆旅,公已见曾孙。 二子言将葬,惊嗟欲断魂。 |
| 白璧惣顽矿,沦晦同泥沙。 朽坏生夜光,见者咸惊嗟。 君子分寂寞,小人互矜夸。 枯瘁若秋蓬,鲜艳如春华。 狂风忽簸荡,飘落归谁家。 |
| 秋香多日閟英华,霜脱离离抱砌斜。 趁节不随时俗眼,近冬真是岁寒花。 摛辞旧入骚人笔,载酒谁寻醉令家。 曾读南华齐物论,均无迟速可惊嗟。 |
| 赠我新诗许指瑕,令人失喜更惊嗟。 清於夷则初秋律,美似芙蓉八月花。 采菲直须论下体,链金犹欲去寒沙。 唐朝韩老夸张籍,定有云孙作世家。 |
| 山镇红桃阡陌,烟迷绿水人家。 尘容误到只惊嗟。 骨冷玉堂今夜。 莫对佳人锦瑟,休辞洞府流霞。 峰回路转乱云遮。 归去空传图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