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不见僧中旧,仍逢雨后春。 惜花将爱寺,俱是白头人。 |
| 十层突兀在虚空,四十门开面面风。 却怪鸟飞平地上,自惊人语半天中。 回梯暗踏如穿洞,绝顶初攀似出笼。 落日凤城佳气合,满城春树雨濛濛。 |
| 往事悠悠添浩叹,劳生扰扰竟何能。 故山岁晚不归去,高塔晴来独自登。 林下听经秋苑鹿,江边扫叶夕阳僧。 吟馀却起双峰念,曾看庵西瀑布冰。 |
| 金界时来一访僧,天香飘翠琐窗凝。 碧池静照寒松影,清昼深悬古殿灯。 晚景风蝉催节候,高空云鸟度轩层。 尘机消尽话玄理,暮磬出林疏韵澄。 |
| 追凉寻宝刹,畏日望璇题。 卧草同鸳侣,临池似虎溪。 树闲人迹外,山晚鸟行西。 若问无心法,莲花隔淤泥。 |
| 古松凌巨塔,修竹映空廊。 竟日闻虚籁,深山只此凉。 僧真生我静,水淡发茶香。 坐久东楼望,钟声振夕阳。 |
| 东方晓日上翔鸾,西转苍龙拂露盘。 渭水寒光摇藻井,玉峰晴色上朱阑。 九重宫阙参差见,百二山河表里观。 暂辍去蓬悲不定,一凭金界望长安。 |
| 凤阙邻金地,龙旂拂宝台。 云楣将叶并,风牖送花来。 月宫清晚桂,虹梁绚早梅。 梵境留宸瞩,掞发丽天才。 |
| 对殿含凉气,裁规覆清沼。 衰红受露多,馀馥依人少。 萧萧远尘迹,飒飒凌秋晓。 节谢客来稀,回塘方独绕。 |
| 枸杞始甚微,短枝如棘生。 今兹七十年,巨干何忻荣。 偶以遗樵薪,遂有嘉树名。 雨露养秋实,错落丹乳明。 细蔓如牵牛,半枯犹络索。 晚叶已老硬,不堪芼吾羹。 根大多灵异,岁久精气成。 为取入刀圭,颓颠扫霜茎。 |
| 满阁终南色,清宵独倚栏。 风高斜汉动,叶下曲江寒。 帝里求名老,空门见性难。 吾师无一事,不似在长安。 |
| 浮世今何事,空门此谛真。 死生俱是梦,哀乐讵关身。 远草光连水,春篁色离尘。 当从庾中庶,诗客更何人。 |
| 在秦生楚思,波浪接禅关。 塔碍高林鸟,窗开白日山。 树阴移草上,岸色透庭间。 入内谈经彻,空携讲疏还。 |
| 凤辇乘朝霁,鹦林对晚秋。 天文贝叶写,圣泽菊花浮。 塔似神功造,龛疑佛影留。 幸陪清汉跸,欣奉净居游。 |
| 出豫垂佳节,凭高陟梵宫。 皇心满尘界,佛迹现虚空。 日月宜长寿,天人得大通。 喜闻题宝偈,受记莫由同。 |
| 竹槛匝回廊,城中似外方。 月云开作片,枝鸟立成行。 径接河源润,庭容塔影凉。 天台频去说,谁占最高房。 |
| 瑞塔千寻起,仙舆九日来。 萸房陈宝席,菊蕊散花台。 御气鹏霄近,升高凤野开。 天歌将梵乐,空里共裴回。 |
| 寺凉高树合,卧石绿阴中。 伴鹤惭仙侣,依僧学老翁。 鱼沉荷叶露,鸟散竹林风。 始悟尘居者,应将火宅同。 |
| 乘兴忽相招,僧房暮与朝。 雪融双树湿,沙闇一灯烧。 竹外山低塔,藤间院隔桥。 归家如欲懒,俗虑向来销。 |
| 竹外池塘烟雨收,送春无伴亦迟留。 秦城马上半年客,潘鬓水边今日愁。 气变晚云红映阙,风含高树碧遮楼。 杏园花落游人尽,独为圭峰一举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