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 若为动干戈,爰及此林闾。 风气混六合,理难静一隅。 奔走固不恤,邻里谁安居。 所恤罔悔吝,类为时所驱。 出门已忧劳,入门复欢娱。 一欣朋徒合,再喜景物殊。 绿竹洒秋色,疏花耀前除。 开轩坐林杪,更取琴与书。 西山澹相对,落日号惊乌。 忍闻濮阳血,草木渍模糊。 杀戮本群盗,哀矜为无辜。 三叹观化初,人生亦须臾。 |
...余青。 老农额手喜复叹,点点都是盘中饭。 雨我公田及我私,免得残年坐涂炭。 老农所见愚又愚,拜师更乞天雨珠。 雨珠饮彼残暴腹,庶几活我东南隅。 我方热恼岩壑底,眨眼忽听雷过耳。 |
...如隔一世而梦钧天也,不觉泣下,予亦为之欷也。 今将南归,赘儿子丑于许,既老且贫,靡所休息,而抱秋娘长归金陵之感,乃为赋此,庶几据写哀怨,洗亡国之愁颜也。 且使好事者倚其声而歌之,不必睹遗台而兴嗟,遇故都而动黍离之叹也。 岁丙寅秋九月重阳后二日,翰林罗绮深宫。 记紫袖双垂,当日昭容。 锦对香重,彤管春融。 帝座一点云红 |
篇论学仙之事。 道园先生谓费无隐独善歌之,则能知者亦罕矣。 及观先生所作,非惟足以追配尊师,而使世之汩没尘埃流连光景者闻之,而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想,则是篇於世,其可少乎。 著雍阉茂之岁,灯夕后三日,偶阅道园遗,欲尽和之,甫成一篇,辄为韵拘,笔弗得骋。 於是行思坐维,或得一句一韵,索纸书之。 越三日又成四篇,尚少大半,意殊闷闷。... |
篇论学仙之事。 道园先生谓费无隐独善歌之,则能知者亦罕矣。 及观先生所作,非惟足以追配尊师,而使世之汩没尘埃流连光景者闻之,而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想,则是篇於世,其可少乎。 著雍阉茂之岁,灯夕后三日,偶阅道园遗,欲尽和之,甫成一篇,辄为韵拘,笔弗得骋。 於是行思坐维,或得一句一韵,索纸书之。 越三日又成四篇,尚少大半,意殊闷闷。... |
...允弹石泉流水调,道人复以碧玉箫作清平乐,虚室生白,尘影不动,清思不能已已。 道人出所揣卷索和民瞻石先生所制清平乐词,予遂以紫玉池试想花烟,书以赠之,且邀座客郯云台同和,时至正十年腊月二十二日也凤箫声度。 十二瑶台暮。 开遍琼花千万树。 才入谢家诗句。 仙人酌我流霞。 梦中知在谁家。 酒醒休扶上马,为君一洗筝琶。 |
,石四旁皆大石附而不属土,周隙间宛然犹胞胎,抉其土,碎其旁石而取焉,置之所居中庵之前,余命之曰太初之严,且号曰苍然子,奇之也。 科族弟仲仁得石太初所出之旁,又以见遗,其胞胎犹太初,而深倍之。 仲宽弟合众力出之,辟垣而纳之,置之中庵之后,又一奇也。 徐思其名,自混沌始分,而有是质,迄于兹远矣,乃得安常守密,无动移摧剥之患,浑然天全... |
为前台掾。 其后柳溪耶律公提刑河北,颐轩李兄都司台幕,皆平昔所敬慕者。 至冬十月,迫以北归,由维扬至金陵,别行台幕诸公。 适西溪柳溪拜中丞,遵晦擢侍御,颐轩恕齐授治书。 越二十有五日,会饮颐轩寓第。 时风雨间作,以助清兴。 西溪草书风雨会饮之句,柳溪复出燕脂井阑之制,遵晦恕齐道古今之事,颐轩歌乐府之章,某虽不才亦尝浮钟举白,鼓噪... |
...漏数刻,腹具成,枕上不寐,稍谐叶之。 明日,笔之於简,虽乏工致,然数岁之中,耳目之所闻见,性情之所感发者,无不隐括概见於斯。 至於国家之曲故,乘与与居,与夫盛代之服食器用,神京之风俗方言,以及四方宾客宦游之况味,山林之士未尝至京师者,正月都城寒料峭。 除非上苑春光到。 元日班行相见了。 朝回早。 阙前褫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