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堂上拄黄山,辉映庭前春雪。 记得山中雪境,恰一般清绝。 须知天锡与方壶,比似镜湖别。 好得镜湖狂客,伴方壶欢伯。 |
| 蚕老麦黄三月天,青山处处有啼鹃。 断崖几树深如血,照水晴花暖欲然。 三叹鹤林成梦寐,前生阆苑觅神仙。 小山拄颐愁无奈,又怕声声聒夜眠。 |
| 虎豹嗔人上九关,不妨拄笏看云山。 家声元是封胡后,人物还如晋宋间。 解组闻公真有意,折腰顾我亦可颜。 故园无地开三径,敢说归耕是等閒。 |
| 青衫别泪尚斓斑,十载江湖困抱关。 老去上书还北阙,朝来拄笏望西山。 相従杯酒形骸外,笑说平生醉梦间。 万事会须咨伯始,白头容我占清闲。 |
| 雨过五峰,云横玉几。 日面月面,只这便是。 道是佛鉴,舌拄梵天。 道非佛鉴,眉毛拖地。 更言两对君王,三奉诏旨。 看来元是阴平界上雍师波,谁不识你。 |
| 梨雪东城又回春。 风物属闲身。 不堪禁酒,百重堆按,满马京尘。 眼青独拄西山笏,本是个中人。 一犁春雨,一篙春水,自乐天真。 |
| 元正启祚,万物咸新。 山形拄丈子,只麽黑鳞皴,时来也解笑翻身。 倒腹倾肠为君说,唱歌须是帝乡人。 |
| 山城拄笏意如何,孤鹤东来态度殊。 天上阳春归阆苑,人间贵客在仙都。 当年化蝶非真梦,今日骑鲸即故吾。 莫操钱塘怀古曲,遗黎有泪洒江湖。 |
| 星驰电掣,汉语胡言。 蓦地揭起脑盖,依前舌拄梵天。 咄,是甚麽面目? 可怜只有些儿栗棘金圈,尽底分付常山林泉。 |
| 昔日骄王镇此州,特营高阁瞰清流。 一时杰出称雄观,千古争传作胜游。 遍览遗踪容可想,回思往事却堪羞。 时人漫说珠帘雨,空惹骚人拄笏愁。 |
| 闻道公庭白昼閒,更无夜犬吠江关。 一时戾气俱销尽,千载淳风顿使还。 但恐赐环来北阙,不容拄笏看西山。 只今汲直如公少,正赖忠言一犯颜。 |
| 乔岳雄于楚粤间,众丘迤逦酿高寒。 青藜拄到云霄上,见得心如眼界宽。 |
| 南诏红藤杖,西江白首人。 时时携步月,处处把寻春。 劲健孤茎直,疏圆六节匀。 火山生处远,泸水洗来新。 粗细才盈手,高低仅过身。 天边望乡客,何日拄归秦? |
| 劝君一醆君莫辞,劝君两醆君莫疑,劝君三醆君始知。 面上今日老昨日,心中醉时胜醒时。 天地迢遥自长久,白兔赤乌相趁走。 身后堆金拄北斗,不如生前一樽酒。 君不见春明门外天欲明,喧喧歌哭半死生。 游人驻马出不得,白舆素车争路行。 归去来,头已白,典钱将用买酒吃。 |
| 洗眼来看广莫诗,烟霏空翠雨微微。 四平地上一山起,独拄天南群望归。 乔木不随兵焰劝,好云时入寺门飞。 乾坤浩荡难言处,猛拍阑干阁口机。 |
| 山,快马加鞭未下鞍。 惊回首,离天三尺三。 山,倒海翻江卷巨澜。 奔腾急,万马战犹酣。 山,刺破青天锷未残。 天欲堕,赖以拄其间。 |
| 拄杖子,最超绝。 到头到尾黑鳞皴,凛凛风生坚似铁。 同我行,共我歇。 恣纵横,任拖拽。 搅动碧潭龙,打落天边月。 有时拄到千峰顶,千峰万峰俱迸裂。 有时攛入荒草中,潜藏影迹难别辊。 芭蕉有屈无人雪,大随提起重漏泄。 而今老大懒扶持,信手拗来成两橛。 |
| 衡岳烟萝紫阁云,名高湖外晚游秦。 清词古学儒生业,圆笠方袍释子身。 竹杖拄归山里寺,篆书留与世间人。 我疑簪组成为缚,空仰吾师去路尘。 |
| 城头拄颊俯横塘,尘外跻攀四面凉。 南渎夜鸣江水泷,北窗晓浥芰荷香。 著亭尽得山川景,携客同甘醴盎觞。 寄兴江村家八九,平分我欲卧南阳。 |
| 夜犬无声彩棒闲,千岩万壑拥楼栏。 朝来更有西山好,爽气何妨拄笏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