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舍南巷北水同流,稻菽参差各自谋。 不料多村能转物,更怜无地与伸头。 蛛丝委南架诗愠,鹭羽空陂菡萏愁。 好在夜深明月满,人间地下两悠悠。 |
| 岂以崇高极,能忘凛凛忧。 衣甲三浣旧,费为十金休。 熊馆无秋猎,期门绝夜游。 恭惟怀显德,真可缔孙谋。 |
| 粲粲霜蕤晚,凄凄烟渚秋。 长随山简马,同上谢公楼。 诗句入飞鹜,歌声落钓舟。 那知倚栏处,直北是松楸。 |
| 保奭方为左,希文自请西。 不劳三尺剑,已办一丸泥。 已矣归黄壤,伤哉梦白鸡。 清风谁作诵,何石不天齐? |
| 一老堂堂日,诸贤得得来。 但令元气壮,患不寒尘开。 名大天难著,人亡首忍回。 东风好西去,吹泪到泉台。 |
| 事契从先世,姻联亦近亲。 遽为重壤去,凄断十年邻。 物理真飘忽,家声正隐辚。 门阑可三戟,何止驷车云。 |
| 罢郡来清颍,微官忆宛丘。 颓垣那可住,隐几若将休。 复起民欣愿,全归天不留。 世间反覆手,有德竟无忧。 |
| 栉纵称纯孝,笄珈蚤隐忧。 病中心已化,身外世如浮。 闻道悲风木,谁能驻壑舟? 佳儿行古道,足以贲潜幽。 |
| 少年漂泊马光禄,末路骞腾朱会稽。 儒术远追齐稷下,文词近比汉京西。 平生碑版无容继,此日铭诗谁为题。 试数庐陵门下士,十年零落晓星低。 |
| 一昨官都下,同时寄客间。 相从湖上寺,览遍浙西山。 骏足应千里,彪文未一班。 霜风吹病眼,老泪为渠潸。 |
| 澹庵潜圣学,未许外人传。 门里存衣钵,吟边可管弦。 浣花宗武辔,儋耳小坡舡。 绿鬓成黄壤,从今更问天。 |
| 临民次公老,论事长舆通。 袖有投虚刃,时无斲鼻工。 风流前辈近,名实後人公。 不谓三日别,今成万事空。 |
| 公在昭陵日,文章近赤墀。 空嗟伏生老,不侍迩英帷。 去国几三虎,闻韶待一夔。 谁言盖棺了,新乐锁蛛丝。 |
| 妙龄驰誉百夫雄,晚节忘怀大隐中。 悃愊无华真汉吏,文章尔雅称吾宗。 趋时肯负平生志,有子还应不死同。 惟我闲思十年事,数行老泪寄西风。 |
| 式道清行马,灵輴下陛帘。 云奔同轨集,雨泣兆民瞻。 石阙苍烟暝,松门白露沾。 载弓陨绝,无计附经髯。 |
| 天柱欹倾日,堂堂堕虏围。 遂闻王蠋死,不见华元归。 一代名超古,千年泪染衣。 当时如有继,犹足变危机。 |
| 此地来何晚,经年见未频。 荐贤仍赌命,有道可辞贫。 徒弟三千子,声名四十春。 襄阳耆旧内,无复姓庞人。 |
| 哀挽诸儒竞,丰碑故吏繁。 素车纷雨泣,丹旐与风翻。 几地留遗爱,他年作九原。 涕流耆旧尽,不独为乡园。 |
| 祥源总使奉真游,藏室提纲接胜流。 书蠹只知三馆乐,盘鲭不斗五侯羞。 名山早晚寻黄石,逝水须臾失夜舟。 白马素车分散后,何人更忍过西州。 |
| 一声哀管水边闻,忽忆秋风留月轩。 洛下书生来问字,襄阳耆旧亦过门。 游梁无限通宵话,访戴如今何处村。 纵使鸾封到幽垅,白云荒草不堪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