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大任刚烈世无有,疾恶如风朱伯厚。 小任温毅老更文,聪明慈爱小冯君。 两任才行不须说,畴昔并友吾先人。 相看半作晨星没,可怜太白与残月。 大任先去冢未乾,小任相继呼不还。 强寄一樽生死别,樽中有泪酒应酸。 贵贱贤愚同尽耳,君家不尽缘贤子。 人间得丧了无凭,只有天公终可倚。 |
| 籍甚宣王七世孙,麟题信厚典型存。 青云事业成难弟,黄甲科名付后昆。 炊臼方悲鸾镜舞,奠楹俄掩毳衣璊。 翩翩双旐余杭路,细雨西风总断魂。 |
| 慷慨当年论太平,谏书虽在已尘生。 三秋胜气横金甲,半夜离歌掩玉笙。 许下绿槐空自老,匣中长剑为谁鸣。 壮图示就冠先挂,从此无由听履声。 |
| 三世儒科独隐沦,功名岂必在吾身。 早看伯氏囊荷旧,晚喜郎君谏草新。 绛县人存疑甲子,论衡书就困庚辛。 遥知会葬车千两,絮酒淋漓卧冢麟。 |
| 饮冰那得不醒然,北看成南丑又妍。 建策须为万世虑,孤忠亦有一身全。 星文忍向生前坠,梦事方从死日传。 莫指鸣山归路熟,青林黄叶度年年。 |
| 富贵声名岂足论。 死生荣辱等埃尘。 青衫照日夸春榜,白首余年哭故人。 盛德不忘存志刻,话言能记有朋亲。 吴江草木春风动,沥酒谁瞻垅树新。 |
| 先生才盖世,家事少经心。 流落初相偶,委虵志益深。 功名入图史,文字刻缪琳。 有助知由内,驺虞欲重吟。 好礼忘耆老,持家历盛衰,谨严终至一,贫富各従宜。 晚岁仍闻道,临终竟不疑。 外人传一二,犹得载铭诗。 |
| 曾师班女颂兄功,何意安仁悼德宫。 围解鸰原芳誉远,尘昏鸾镜玉容空。 萧骚风棘悲诸子,寂寞笙歌泣舞童。 莫讶无从出衰涕,良人契合四般同。 |
| 场屋当年气最雄,交游樽酒涕兄同。 文章落笔传都下,议论生锋服座中。 自古圣贤谁不死,况君门户有清风。 凋零三十年朋旧,在者多为白发翁。 |
| 少年何敏锐,才气伏诸生。 展卷五行下,挥毫万字倾。 百年殊未艾,一病竟无成。 谁谓従夫子,同开郁郁城。 季子尤高爽,颜家早哭回。 白头生便尔,黄坏遽相催。 旧草谁收拾,新松剩插栽。 悲伤有伯氏,诸子尚婴孩。 |
| 结褵记初欢,同穴期晚岁。 择夫得温峤,生子胜王济。 高风相宾友,古义仍兄弟。 従君吏隐中,穷达初不计。 云何抱沉疾,俯仰便一世。 幽阴凄房栊,芳泽在巾袂。 百年纵得满,此路行亦逝。 那将有限身,长泻无益涕。 君文照今古,不比山石脆。 当观千字诔,宁用百金瘗。 |
| 重器推隆栋,驰光逐逝川。 人应骑尾宿,岁亦在辰年。 文思精天下,忠谋尽帝前。 唯无丰室累,清白是家传。 |
| 申命增华衮,遗忠劝紫宸。 世风存令子,暮哭有慈亲。 复辟前言在,论兵密疏陈。 如何年不永,无路问苍旻。 |
| 舛运明生疾,忠怀语绝偷。 空荣人曳履,终隔相封侯。 太史藏书法,门生助紼讴。 惟馀文献盆,不复叹平头。 |
| 宗工天下宝,归葬国西原。 野阔箫声苦,云愁旐影昏。 如存三事礼,不返九京魂。 河海空成泪,难酬国士恩。 |
| 天锡兴王佐,三朝秉化钧。 平生清俭节,临老退间身。 赤舄荣封国,缁衣美世臣。 永陪英庙享,千载德名新。 |
| 谕蜀三年戍,还吴万里船。 云归双节後,雪白短檠前。 百世春秋传,一丘阳羡田。 浮生如此了,何必更凌烟! 日者悲离索,公今又眇冥。 门人办韩集,子舍得韦经。 此去念筑室,空来闻过庭。 平生无路见,终古泣松铭。 |
| 凛凛循良吏,休休一介臣。 投艰推宇量,御侮赖精神。 给侍恩虽渥,怀归志莫伸。 平泉开甲第,花木未经春。 |
| 拱揖消狂冠,从容奉两宫。 临危几谢传,忍事实娄公。 陶冶无偏党,经纶尽朴忠。 再来金鼎地,高卧亦成功。 |
| 忆荷公车荐,多惭识面求。 惊心异生死,倒指十春秋。 国士怀青眼,门生慨白头。 束刍催老泪,东与大江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