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玉几峰高难措足,行人多向半途休。 无栖泊处开门户,个个教伊到地头。 |
| 梵境忽巍峨,门前对市河。 有心弘誓原,於此接经过。 郭近人声杂,檐高雨气多。 规摹逾百载,犹说喻弥陀。 |
| 老大思閒适,山林喜晦藏。 一廛虽异县,三径得崇冈。 地僻烟云润,年丰黍稷香。 心期得多矣,襟袖更新凉。 |
| 云卧遗风仰正传,接人全在钁头边。 临机不用闲忉怛,自有春山蕨竖拳。 |
| 一檐冬日送清温,疏竹萧萧覆短垣。 来就老僧同曝背,不妨危坐默无言。 |
| 笙歌凄咽离亭晚,回首高城半掩门。 叠叠远山横翠霭,娟娟新月耿黄昏。 未嫌双橹妨欹枕,自是孤舟易断魂。 遥想柯桥落帆处,隔江微火认渔村。 |
| 衲僧自有通人爱,笑捏空拳开接待。 十字纵横古路头,做成不知计泼天大。 阿呵呵,也奇怪,是圣是凡俱捉败。 接取一个半个来,要与丛林作殃害。 |
| 乌豆眼睛生铁面,直向孤峰顶上。 将无米饭塞断天下衲子咽喉,固是家常,因甚更教人参个一归何处。 |
| 雁山孤顶绝攀跻,当念游人困路歧。 暂与化城休歇地,莫教忘却转身时。 |
| 晓随幽径踏行云,拄颊南山眼界新。 马上客尘良自笑,山中梅意欲惊春。 清愁有底能随酒,世道何方可问津。 赖有诸公同一笑,得舒软语话情亲。 |
| 分袂南湖十数春,近闻华搆策奇勋。 钵从金粟抟香饭,僧自东皋接水云。 柔玉新拳春坞蕨,懒黄新缕晓溪芹。 定应容我分陈榻,曝背晴檐醉夕曛。 |
| 水边小丘因古城,上有巨竹数百个。 一径蛇蟠不容脚,平处乃可十客坐。 袅袅共看风枝舞,簌簌时听春箨堕。 古佛不妆香火冷,瘦僧如腊袈裟破。 门前西去长安路,日夜舳舻衔尾过。 老夫本乏台省姿,且就清阴曲肱卧。 |
| 畴昔留此寺,亦兹腊雪天。 天寒了不异,俯仰十一年。 是时尚守郡,赴逮趋淮壖。 不知坐何事,自省无尤愆。 家有屋几间,亦有数顷田。 书生未甚穷。 不忧无酒钱。 事白夏至秋,然后得南旋。 即今身自由,幸已不属官。 客贫一物无,驾此如叶船。 四仆色常饥,况望酣与羶。 家人九霄外,何由致橐饘。 岂不亦念我,逢曲流馋涎。 我非不欲仕... |
| 终年栽接待新春,一日随风委路麈。 愁杀主翁渠不管,争如只作看花人。 |
| 随处道人道友。 勿使人情浓厚。 凡百在平常。 少灾殃。 别后应当西迈。 接待往来宁耐。 他日要相参。 望终南。 |
| 清白传家,赤穷到骨。 心似寒灰,口如木突。 纵有此地儿葛藤,尽机也拈不出。 凭何接待方来,聊与一掴一咄。 |
| 我当初,为庵主。 勤勤接待,云朋霞侣。 时时地、疏远尘缘,渐渐成觉悟。 悟心开,便得遇。 本师遣我,专来化度。 阐妙玄、穿凿愚迷,要荐 |
| 洞山身如椰子大,不畜粒米与茎菜。 无人烟处门打开,接待方来也奇怪。 吉山从作山中主,只用十方菩萨子。 二时钟鼓不曾亏,是汝持来还供汝。 两翁同中具生杀,明眼高流试提拨。 可中见得无少差,是谓能持吉山钵。 |
| 出家佛子,物外高流。 挈锡携缸,访寻知识。 须是踏著自己稳实田地,方解茆庵石室折脚铛儿。 煮粥煎茶,接待往来,随家丰俭。 未到如斯境界,不可虚延岁月。 二六时中,收视返听。 子细揣摩,是何面目。 |
| 年小灵童,出家学道,师言侧耳须听。 清晨早起,扫地莫扬尘。 梳洗身边洁净,然后刷釜拈盆。 厨房内,油盐米面,休得费半毫分。 客来须接待,行须缓步,语要低声。 守清贫寂淡,莫恋浮荣。 遇晚端身正坐,心清净、满目光生。 休改变,天长地久,自有好前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