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书既造妙,摹者惟欲取其肖。 摹既逼真,题者不必托诸人。 以实传信,万古一晋。 无目睫之徇,视御府之印。 | 
| 宣城变样蹲鸡距,诸葛名家捋鼠须。 一束喜从公处得,千金求买市中无。 漫投墨客摹科斗,胜与朱门饱蠹鱼。 愧我初非草玄手,不将闲写吏文书。 | 
| 晓出城南日映光,水烟横堆树烟长。 多闻政欲从君语,造请宁能遣我忙。 胜可作亭摅意匠,醉因种竹试传方。 规摹岂止衡山小,安得高歌题屋梁。 | 
| 唐人摹帖多自喜,千古换鹅谁趾美。 顺涂鹿梦岂真寐,画饼儿痴出馋水。 讵怜成安犹张耳,泜上鼓旗那可致。 铜丸碧衣谁证尔,重说偈言烦小米。 | 
| 长安鬻碑者,遗我古鼎铭。 不知其所来,有眼实未经。 凡百十九字,诡怪摹物形。 纵横下点画,不类子与丁。 试考诸传说,其源已冥冥。 宣王石鼓文,气韵殊飘零。 始皇峄山碑,骨骼何冷竮。 我恐鬼哭时,正为此物灵。 安得不死神,提去询大庭。 为我译其辞,读之骇群听。 | 
| 落日古京门,车马动行色。 河上多悲风,山阳有归客。 朽箧蠹虫篆,遗文摹鸟迹。 言干有司知,岂顾时人识。 山陂岁始寒,霰雪密已积。 还家宁久留,方言事征轭。 | 
| 嬴相去千载,规摹笔势难。 空兴黄绢语,谁把翠珉刊。 并海岁云暮,耶溪春更寒。 知君四方志,无璧荐盘餐。 | 
| 笔法推黄子,钟王共一机。 试摹三大字,归榜旧岩扉。 | 
| 与嗣次韵成一家,作者更书遍河沙。 几年真草分正葩,变现要作千体夸。 谁知笔椽出袈裟,如催犀角抽龙牙。 墨池摹倣纷天华,尚想字母真摩耶。 | 
| 风月当佳可易捐,共须重立虎溪边。 天于变化自奇手,人欲追摹真强怜。 牢落朱弦千载下,凄凉青鬓十年前。 放歌莫作商声发,惊起沙头鸥鹭眠。 | 
| 谁把江西一幸民,强摹南极老人星。 穹龟鹿鹤朋三寿,伴我松根劚茯苓。 | 
| 王师一举下河东,好定规摹继伐功。 入眼宫槐宜夏日,转头关柳易秋风。 | 
| 梅花寒雀不须摹,日影描窗作画图。 寒雀解飞花解舞,君看此画古今无。 | 
| 有客忽叩门,来送润笔需。 乞我作墓志,要我工为谀。 言政必龚黄,言学必程朱。 吾聊以为戏,如其意所需。 补缀成一篇,居然君子徒。 核诸其素行,十钧无一铢。 其文倘传后,谁复知贤愚? 或且引为据,竟入史册摹。 乃知青史上,大半亦属诬。 | 
| 道人匡庐来,籍籍倾众耳。 规摹小轩中,坐稳得坎止。 慈云为谁出,法席应众启。 招提隐山腹,深净端可喜。 夜禅余机锋,文字入游戏。 会有化人来,伽陀开短纸。 | 
| 两山对立着君三,山意无穷勿浪参。 静底规摹随处有,忙时事业个中涵。 移文肯为轻离北,采菊何尝索见南。 会取孔门仁者意,等闲风月不虚谈。 | 
| 预作重阳半日游,行厨望客属鳌头。 樽前绿橘当时果,岭下清泉彻夜流。 新竹未斑秋正好,晚禾才熟岁仍收。 使君须尽登临兴,行捧天书未许留。 同向天岩最上游,诗翁来见九螭头。 僧房为映川原好,野水空随岁月流。 玉节朝天行日促,金风驱雨暮云收。 已摹大字镌山骨,要与匡庐万古留。 | 
| 纷纷酒事少心情,只办停杯斗耳明。 翻恨听时心太切,归来摹得不多声。 | 
| ...,従此不看营丘图。 知君箧椟富有余,莫惜锦绣偿菅蘧。 穷多斗险谁先逋,赌取名画不用摹。 | 
| ...门。 朅来城下作飞石,一炮惊落天骄魂。 承平百年烽燧冷,此物僵卧枯榆根。 画师争摹雪浪势,天工不见雷斧痕。 离堆四面绕江水,坐无蜀士谁与论。 老翁儿戏作飞雨,把酒坐看珠跳盆。 此身自幻孰非梦,故园山水聊心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