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穗藜烟待校书,携书且此作师儒。 扶持学法防时弊,教养人材应世需。 兰汀汀洲身外楚,菰莼乡国梦中吴。 片帆好趁秋风便,吟过洞庭青草湖。 |
| 我不识公,而哀斯文。 稷言皋谟,宋艳班香。 四海所宗,一乡何有。 瞻之在前,瞠乎若后。 |
| 西风一笑凤凰城,梦里相逢各自惊。 白日共传苏轼死,故人宁料范雎生。 平居慕悦空闾巷,急难周旋如弟兄。 别去各为千载计,隋珠弹誉不须轻。 |
| 双鹤翩翩溧水阳,红尘不染素衣裳。 一归华表饮风露,一住沧州谋稻粱。 湖海波涛多起伏,争食那能效鸡鹜。 戛然长唳楚天宽,有日相从逐鸿鹄。 |
| 上苑归来十六年,青山相对各无毡。 道林说法非吾坐,绛帐谈经觉子贤。 举世不为寒畯地,先生未改腐儒天。 亲朋莫讶知音少,直道传家自祖先。 |
| 腐儒身世已百忧,此去行年岂堪记。 岳阳楼前一杯酒,与子同州复同味。 洞庭秋气运苍梧,天高地远鱼龙呼。 莫倚仲宣能作赋,不随文若事征途。 |
| 客路何人起病怀,论交今得谪仙才。 每当玉麈玄谭胜,不问铜壶漏箭催。 鲁泮旧常烹瓠叶,广平聊复赋江梅。 揆予傥可陪英轨,莫向诗筒靳往回。 |
| 友贤端许写中怀,千丈孤标十倍才。 黄绢旧知儒业富,黑头宁受岁华催。 笔囊小却司盘诰,鼎实终期荐傅梅。 指日元侯矕龙衮,未容文学久低回。 |
| 文笔超然自不群,胸中韬略未全陈。 讵应远致岭南士,会见来清塞北尘。 桂海接天聊纵目,火云堆露正关身。 元戎在昔同科彦,一鹗飞书上紫宸。 |
| 泮宫老潘贤且仁,分义浓如手足亲。 悬知故人在千里,健步远来缄墨新。 黄柑霜后愈精好,香味宛如包贡珍。 分赏且用涤烦渴,不救莱芜炊甑尘。 |
| 太学先生善识花,得花精处却因茶。 万红香里烹馀后,分送天津第一家。 |
| 送客寻山已自仙,行谈坐笑复忘年。 平郊走马斜阳里,破屋传杯积水边。 洗壁题名留岁月,登高著句记川山。 风流幕下诸公子,缩手吟边更觉贤。 |
| 汉阳在何许,越在河之北。 圣朝富文物,要使均万国。 辍我学省彦,以为远方重。 化成亟归来,明堂待梁栋。 |
| 十年猿鹤共萧萧,世事驱人肯见饶。 老态岭云风更急,壮心炉篆日还销。 催科政拙民犹病,御侮才疏盗正骄。 强拾陈言续清唱,却惭横槊按戎昭。 |
| 泼翁浮醅新酿熟,得霜寒菊始开齐。 养丹道士颜如玉,爱酒山翁醉似泥。 不惜蕊从蜂采去,尚余香有蝶来栖。 莫嫌学舍宫闲冷,犹得芳樽此共攜。 共坐栏边日欲斜,更将金蕊泛流霞。 欲知却老延龄药,百草枯时始见花。 |
| 采衣方喜奉安舆,丹旐俄惊返故居。 已作善人称里闬,固宜阴德大门闾。 悟超庭柏心无碍,香茁阶兰庆有余。 哀挽一声寒日外,萧萧风树锁郊墟。 |
| 今代清时有巩兄,世间无处著才情。 洗乾螺黛姿仍好,挽出鲸鱼意转平。 千古未吟渠忽到,傍人不解我先惊。 何如鏁著金銮殿,玉烛新调看凤鸣。 |
| 一握乾坤尽在望,江山好处即家乡。 古今万事云来生,身世百年亭短长。 梦里有时曾化蝶,吟边得意亦亡羊。 是非宠辱浑閒事,付与天公为较量。 |
| 绛账初开识马融,尊罍聊共落新宫。 三千避席方怀古,四十无毡独见公。 尺璧未磨终可荐,兼金久炼要加功。 男儿事业真堪戏,莫把行藏问塞翁。 |
| 邂逅相逢索我诗,我诗何有鬓空丝。 能声故尔愧侯喜,到处其谁说项斯。 肯约山行频滞雨,预怀别后费相思。 一官独冷休形叹,斯会簿书都不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