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我愧周行久,君方戴席重。 一缄驰素茧,五玉卧乌龙。 滴雪浮瓯浅,濡香过齿浓。 欲酬新句好,官事正填胸。 |
| 直道方心古所难,任渠俗眼笑儒冠。 子龙有屋犹黄壤,老郑无氈漫冷官。 一片湖光清客署,三州鼎足屹书坛。 只应翠绿迎人意,岁月功名正好看。 |
| 见说思陵过五溪,热云蒸草瘴天低。 星联南极穷朱鸟,山抱中流界碧鸡。 苜蓿照盘官况冷,芭蕉夹道驿程迷。 巍巍尧德元无外,未必文风阻远黎。 |
| 吟罢随州路口诗,先生书剑此东之。 边城它日无斯士,病叟中年惜所知。 出处如今方永隔,逢迎何处是前期。 故人若问孙文宝,闭户焚香读坎离。 |
| 百吏不可试,卷怀州校官。 翩然落南闽,不为荔子丹。 彫虫妙经术,倚市多儒冠。 吾道未必贵,政此良已难。 |
| 平时野性爱吟诗,一字长惭未得师。 妙句既容窥格律,良辰更喜觌光仪。 绛帷暂且留三楚,丹陛行将命一夔。 莫为浮荣求速化,功名到底属男儿。 |
| 柳似眠初起,梅虽老可观。 冰开春水活,风暖雪泥乾。 得酒忘为客,谈诗不论官。 无人知此意,一笑对黄冠。 |
| 人物今谁似此郎,合居严近赞垂裳。 未将事业先诸老,且把文章变一方。 今日杏坛风似鲁,向来铁砚志如桑。 会看奋迅为时用,展尽胸中计策长。 |
| 一穗藜烟待校书,携书且此作师儒。 扶持学法防时弊,教养人材应世需。 兰汀汀洲身外楚,菰莼乡国梦中吴。 片帆好趁秋风便,吟过洞庭青草湖。 |
| 我不识公,而哀斯文。 稷言皋谟,宋艳班香。 四海所宗,一乡何有。 瞻之在前,瞠乎若后。 |
| 西风一笑凤凰城,梦里相逢各自惊。 白日共传苏轼死,故人宁料范雎生。 平居慕悦空闾巷,急难周旋如弟兄。 别去各为千载计,隋珠弹誉不须轻。 |
| 双鹤翩翩溧水阳,红尘不染素衣裳。 一归华表饮风露,一住沧州谋稻粱。 湖海波涛多起伏,争食那能效鸡鹜。 戛然长唳楚天宽,有日相从逐鸿鹄。 |
| 上苑归来十六年,青山相对各无毡。 道林说法非吾坐,绛帐谈经觉子贤。 举世不为寒畯地,先生未改腐儒天。 亲朋莫讶知音少,直道传家自祖先。 |
| 腐儒身世已百忧,此去行年岂堪记。 岳阳楼前一杯酒,与子同州复同味。 洞庭秋气运苍梧,天高地远鱼龙呼。 莫倚仲宣能作赋,不随文若事征途。 |
| 客路何人起病怀,论交今得谪仙才。 每当玉麈玄谭胜,不问铜壶漏箭催。 鲁泮旧常烹瓠叶,广平聊复赋江梅。 揆予傥可陪英轨,莫向诗筒靳往回。 |
| 友贤端许写中怀,千丈孤标十倍才。 黄绢旧知儒业富,黑头宁受岁华催。 笔囊小却司盘诰,鼎实终期荐傅梅。 指日元侯矕龙衮,未容文学久低回。 |
| 文笔超然自不群,胸中韬略未全陈。 讵应远致岭南士,会见来清塞北尘。 桂海接天聊纵目,火云堆露正关身。 元戎在昔同科彦,一鹗飞书上紫宸。 |
| 泮宫老潘贤且仁,分义浓如手足亲。 悬知故人在千里,健步远来缄墨新。 黄柑霜后愈精好,香味宛如包贡珍。 分赏且用涤烦渴,不救莱芜炊甑尘。 |
| 太学先生善识花,得花精处却因茶。 万红香里烹馀后,分送天津第一家。 |
| 送客寻山已自仙,行谈坐笑复忘年。 平郊走马斜阳里,破屋传杯积水边。 洗壁题名留岁月,登高著句记川山。 风流幕下诸公子,缩手吟边更觉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