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囊中惟有圣贤书,宅是箪瓢陋巷图。 我一见君先自愧,题诗归拟揭庭隅。 |
| 鉴湖五月凉风起,荷叶荷花香旎旎。 先生到县花正开,濯足船头弄秋水。 圣朝复兴文武科,诸生习射更弦歌。 他年大比登髦俊,应报新昌县里多。 |
| 又迟东南缉落毛,儿衣折尽海纹涛。 静看机事枭群奕,醉倚西风蠃二豪。 黄菊篱间三引满,夕阳楼上一凭高。 故人经乱浑无恙,赢得新吟可拟骚。 |
| 独佩传家印,芹宫一线春。 居然风月意,笑却簿书尘。 溪水吾同味,檐花道固贫。 迂寒从献笑,肯与俗为邻。 |
| 垂晚相携手,飞谈入理微。 前修推大雅,晚辈际真依。 君去纡朱绂,吾将老布衣。 相敦各千载,别泪不须挥。 |
| 宣城画虎遍天下,叶公好龙龙之假。 百儒愿陶一真者。 红花木瓜银杏园,年年包贡入中原,何如兴贤起邱樊。 学徒尚有老梅否,诗声千古捋欧九,子其作人举荐口。 |
| 多年大治之官去,近日哀音始得闻。 蜗角祇缘争战久,鸰原遂有死生分。 可怜怕道终无后,谁忆中郎所著文。 想见散花洲渚上,至今犹自结愁云。 |
| 星诸胡,乡里人人仰范模。 韬养沉潜求大,挥号通。 生不出跧吟屋,垂老。 旧坑砚中觅,浮溪汪氏遁翁朱。 |
| 学书早无成,学剑老可怕。 不如反初服,一锸始学稼。 虽烦远公招,实恐惠子嚇。 纶言若春风,枯朽歘变化。 平生河汾策,肯出叔夜下。 飞潜各努力,兰菊异开谢。 他年卖药来,石鼎赋雪夜。 |
| 西上长安跋涉劳,三千里外朔风号。 地连渭水秦川近,山接终南泰华高。 故国总消龙虎气,断碑犹打骆驼膏。 一官莫笑儒林选,曾捧琅函觐赭袍。 |
| 几年避地客天涯,岊水东边曾卜家。 乐与诸生谈俎豆,闲从父老问桑麻。 兵前坤轴延秦火,乱后天河断汉槎。 仅有蓝田文学椽,摄官不忍剥疮痂。 |
| 试把溪堂旧谱看,三千苜蓿守酸寒。 吟首只自初来瘦,疐尾方知细满难。 忧患可能期学力,功名终儒冠俯尘。 到家莫作多时住,趁取秋风送羽翰。 |
| 芙蓉岭外矮窗开,夜读灯从祖父来。 四海八荒,山一壑绝尘埃。 生涯晚节香黄菊,世德清阴映绿槐。 仲车教乡里,何时除目下行台。 |
| 建括相望天一涯,快哉此地话襟期。 芹边春暖几杯酒,门外月高千首诗。 去去先生此休矣,栖栖游子暮何之。 送行折了邮亭柳,归卧白云歌紫芝。 |
| 平生於二南,百过在芣莒。 不知孰舞蹈,但觉乌可已。 煌煌古人心,民与不死传。 天和本发中,世味或食耳。 全明凋靡后,未造放荡始。 折杨纷皇荂,败素正堪紫。 斯文吾衰久,安得力任鄙。 天河傥可挽,举俗快一洗。 不且尊杜黄,卿言尚予起。 |
| 翩然归去两芒鞋,朱子书堂小学斋。 好向四书寻骨髓,敢辞五岭役筋骸。 晦传可是终无愧,遁筮谁知晚佳。 前哲持身但如此,知时岂不有吾侪。 |
| 朝采水中芹,莫采水中茆。 采采不盈掬,意不在寸草。 雇瞻尔子衿,忧思郁中抱。 濯江暴秋阳,岂不是杲杲。 杲杲虽丽天,寒荄易枯槁。 君来升文堂,钟鼓试击考。 轰霆起群蛰,沈淖赖雪澡。 以中养不中,宽慈以为宝。 惟皇均降衷,三代此直道。 迪教敦民彝,端拜谢师造。 |
| 柯山青浸縠江波,有客长年被绿蓑。 钓泽偶膺多士选,讲帷仍赋散人歌。 桃花白鹭忘机久,莼菜鲈鱼入梦多。 迟子束书归旧隐,水云深处一经过。 |
| 王维竹里馆,今复见诸孙。 翰简传来久,名园几处存。 鸟歌烟际石,花覆月中门。 高士轩多暇,时能共一樽。 |
| 芜城路,年去年来自烟雨。 冉冉春浓湿燕丝,蒙蒙晓暗迷莺树。 鲍昭愁绝未归来,为画当时断肠赋。 登高怅望正思君,帆影微茫又东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