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默默幽轩祗自知,天人一理未容欺。 檐光坐揖青山入,窗影閒看白日移。 休道嚣尘侵晏宅,由来表里堪黄陂。 思惟泯处全真现,存得灵龟笑朵颐。 |
| ...一百万漏。 荒唐无稽据,诵言指休咎。 柰何聪达人,颇复安此谬。 怀刺曳长裾,偃蹇文士右。 夸诩走干谒,荐墨不待叩。 士有待濡法沬,百请不一售。 我昔游江淮,知识间新旧。 文士不到眼,此辈日交簉。 辞章轻杯水,羡彼行橐富。 鳃鳃问利禄,吾儒所深陋。 自笑与世违,迂论取排诟。 |
| 文士相轻自古然,堪嗟嘲咏费雕镌。 元颜文笔非余子,示可毛疵议昔贤。 |
| 江山千古仙人地,城郭三春刺史天。 文士莫如今日盛,方袍更比别州偏。 |
| 既为文士,必有武备。 文武之道,皆吾家事。 |
| 夫子声名号浙西,作成文士欲何为。 达人胸次元无翳,芥子须弥我独知。 |
| 文士多婴疾与贫,浩然东野即其人。 唱酬从此诗简简,炮炙时于药裹亲。 |
| 大雅久不作,文士日以众。 缵缉斗新美,靡靡相溃澒。 春禽转巧舌,但可供好弄。 取之以终身,只字不可用。 |
| 玉箸凝潮後,丝桐艺业余。 远涂憎早悟,旷度得中疏。 子逝今何遽,吾生孰与居。 岂无文士传,未有茂陵书。 |
| 选将初年起范阳,和戎晚节误平凉。 大功宜受春秋责,盛毁何能日月伤。 文士谈兵多谬误,兰台作史漫裁量。 折衷自有成书在,公论从知千岁长。 |
| 唐朝文士例能诗,李杜高深得到希。 我读君诗笑无语,恍然重见储光羲。 |
| 南朝文士数徐陵,骑省流风篆法存。 翰墨了知无异道,丹青今复见诸孙。 规模要自胸中具,绳尺嫌于笔下论。 太息艺成头已白,谁能持使献金门。 |
| 几多文士踏槐黄,实出伦魁在瑞阳。 千古河连留地谶,一声胪唱破天荒。 金钗笑拥龙头客,宝篆浓薰燕寝香。 方国荐贤蒙上赏,匪晨有诏下芝堂。 |
| 抟砂聚散易西东,览镜颜非旧日红。 千里雁邮成杳杳,百年驹隙去匆匆。 暮云杜忆谪仙子,夜雪王思安道公。 蚕室史迁非有罪,从来文士例多穷。 |
| 制阃宣劳已再期,胸中方寸了无私。 谁言今日平齐策,不似当年代蔡时。 马上陈琳能草檄,幕中韩愈更长诗。 休嫌衡岳官曹冷,文士何尝击职司。 |
| 出塞开牙帐,论兵启玉铃。 汉泉思白马,秦冢吊蒙恬。 族本西山大,声从渭北兼。 相如尝学剑,文士亦何嫌。 |
| 昔日和文士,中间待坐宾。 游部惭晚辈,待遇过它人。 方叹龙门远,俄惊马鬣新。 西园行乐处,引领但沾巾。 |
| 文士务悦目,常患器局卑。 余虽嗜古劲,而乏抚媚姿。 袖绎起深愧。 渐摩赖良规。 温言谩相訹,何以慰所思。 |
| 文士清高数米颠,蔡公门下讵能贤。 探囊万一逢江盗,错认真州发运船。 |
| 著作之厅屏十幅。 怪石沧江莽相束。 恍然坐我三峡旁,汹汹奔流欲颓屋。 不知狂澜何处回,壮哉万顷纳一杯。 自从此画出名手,海潮不复声如雷。 一时文士罗东观,波涛入笔驱河汉。 逍遥扪腹日来看,更得丹青助挥翰。 我本儒中山泽癯,烟蓑祗合老江湖。 烦将一段好东绢,画个渔舟钓雪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