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唐朝文士例能诗,李杜高深得到希。 我读君诗笑无语,恍然重见储光羲。 |
| 南朝文士数徐陵,骑省流风篆法存。 翰墨了知无异道,丹青今复见诸孙。 规模要自胸中具,绳尺嫌于笔下论。 太息艺成头已白,谁能持使献金门。 |
| 忘兹适越意,爱我郡斋幽。 野情岂好谒,诗兴一相留。 远水带寒树,阊门望去舟。 方伯怜文士,无为成滞游。 |
| 几多文士踏槐黄,实出伦魁在瑞阳。 千古河连留地谶,一声胪唱破天荒。 金钗笑拥龙头客,宝篆浓薰燕寝香。 方国荐贤蒙上赏,匪晨有诏下芝堂。 |
| 抟砂聚散易西东,览镜颜非旧日红。 千里雁邮成杳杳,百年驹隙去匆匆。 暮云杜忆谪仙子,夜雪王思安道公。 蚕室史迁非有罪,从来文士例多穷。 |
| 制阃宣劳已再期,胸中方寸了无私。 谁言今日平齐策,不似当年代蔡时。 马上陈琳能草檄,幕中韩愈更长诗。 休嫌衡岳官曹冷,文士何尝击职司。 |
| 此别不可道,此心当语谁。 春风灞水上,饮马桃花时。 误作好文士,只应游宦迟。 留书下朝客,我有故山期。 |
| 此别不可道,此心当报谁。 春风灞水上,饮马桃花时。 误作好文士,只令游宦迟。 留书下朝客,我有故山期。 |
| 出塞开牙帐,论兵启玉铃。 汉泉思白马,秦冢吊蒙恬。 族本西山大,声从渭北兼。 相如尝学剑,文士亦何嫌。 |
| 昔日和文士,中间待坐宾。 游部惭晚辈,待遇过它人。 方叹龙门远,俄惊马鬣新。 西园行乐处,引领但沾巾。 |
| 文士务悦目,常患器局卑。 余虽嗜古劲,而乏抚媚姿。 袖绎起深愧。 渐摩赖良规。 温言谩相訹,何以慰所思。 |
| 结束浮云骏,翩翩出从戎。 且凭天子怒,复倚将军雄。 万鼓雷殷地,千旗火生风。 日轮驻霜戈,月魄悬雕弓。 青海阵云匝,黑山兵气冲。 战酣太白高,战罢旄头空。 万里不惜死,一朝得成功。 画图麒麟阁,入朝明光宫。 大笑向文士,一经何足穷。 古人昧此道,往往成老翁。 |
| 文士清高数米颠,蔡公门下讵能贤。 探囊万一逢江盗,错认真州发运船。 |
| 著作之厅屏十幅。 怪石沧江莽相束。 恍然坐我三峡旁,汹汹奔流欲颓屋。 不知狂澜何处回,壮哉万顷纳一杯。 自从此画出名手,海潮不复声如雷。 一时文士罗东观,波涛入笔驱河汉。 逍遥扪腹日来看,更得丹青助挥翰。 我本儒中山泽癯,烟蓑祗合老江湖。 烦将一段好东绢,画个渔舟钓雪图。 |
| 文士皆求遇,今人谁至公。 灵台一寄宿,杨柳再春风。 更惜忘形友,频年失志同。 羽毛齐燕雀,心事阻鸳鸿。 留滞惭归养,飞鸣恨触笼。 橘怀乡梦里,书去客愁中。 残雪迷归雁,韶光弃断蓬。 吞悲问唐举,何路出屯蒙。 |
| 高意合天制,自然状无穷。 仙华凝四时,玉藓生数峰。 书秘漆文字,匣藏金蛟龙。 闲为气候肃,开作云雨浓。 洞隐谅非久,岩梦诚必通。 将缀文士集,贯就真珠丛。 |
| 时雨散繁绿,绪风满平原。 兴言慕君子,退食在丘园。 出应当世务,入咏幽人言。 池流淡无声,畦蔬蔚葱芊。 高林丽阳景,群山若浮烟。 好鸟应候鸣,新音和且闲。 时与文士俱,逍遥农圃春。 理远自知简,情忘可避喧。 庶云保贞和,岁暮委周旋。 |
| 年年冬后心情快。 常是留宾醉。 尊前笑靥粲金钿,更有半黄枨橘、满堆盘。 人人爱道休官去。 总是闲言语。 古今文士与贤才。 为甚独高陶令、赋归来。 |
| 五陵少年铜乳臭,哲肃何甘作牛后。 曲合汙世乡愿徒,俗学聋瞽纷芜莠。 文士规模正始间,风流可喜未曾有。 志士机繁常济务,斡旋金谷捷趋走。 取乱尤须见兵势,料敌先应决攻守。 至言硕画安危机,却顾前思能审究。 服戎角力乃兵耳,入幄造膝直御寇。 人心天意归有道,务穑训学臻富寿。 自古迂儒无益算,盖世奇才实天授。 谁能剡牍出公言,明年... |
| 高楼贺监昔曾登,壁上笔踪龙虎腾。 中国书流尚皇象,北朝文士重徐陵。 偶因独见空惊目,恨不同时便伏膺。 唯恐尘埃转磨灭,再三珍重嘱山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