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文献风流想故家,玉川室迩已人遐。 何时细赏文清竹,与客同煎陆羽茶。 |
| 文献南丰裔,源充曲阜公。 岩岩双法从,凛凛旧家风。 金玉方交映,人琴忽併空。 平生心地直,流庆尚无穷。 |
| 文献家声远,簪缨世德昌。 几篇青玉案,三佩白银章。 北苑新阡好,平原旧业荒。 百年乔木在,留得耐风霜。 |
| 当世佳公子,枝吾雅道多。 江南有文献,鲁国自强歌。 火后归新第,兵余喜止戈。 公车行有召,毋久恋松萝。 |
| 父子龙门客,衣冠濮邸孙。 海桑尘劫换,文献故家存。 白璧今横道,青衫此盖棺。 风流顿消歇,些罢涕汍澜。 |
| 为爱千竿玉,垂阴似古城。 弟兄俱挺立,文献各标名。 握粟亲年晚,浮家越浪轻。 相期早得意,还伴此君清。 |
| 今岁何迁次,乾坤失巨人。 老生啼坏木,后学叹迷律。 四海人才谱,三朝礼乐臣。 并将文献去,谁与觉斯民。 |
| 奕世徵文献,逢时仕学优。 爱遗边郡在,官止外郎休。 月黑新茔夜,溪横旧隐秋。 从游老宾客,欲替二孤愁。 |
| 毓秀从天派,盱衡动至尊。 使星方炳耀,卿月遽侵昏。 已矣悲吴馆,谁欤护北门。 庆源流未艾,文献蔼诸孙。 |
| 文献承家大,规模与世公。 典刑身任重,权度我时中。 六合清游气,诸儒辅翼功。 生贤竟何意,霜雹陨春风。 |
| 大隐东南第几峰,我思论学武夷翁。 春秋时义今如昨,文献风流已不同。 阳欲复时宜静俟,道当穷处有时通。 先生若有观梅约,好把篇诗和渚宫。 |
| 石笋孙枝萃众芳,少推夙慧映诸郎。 故家文献典刑在,前辈风流气脉长。 误把一编黄纸册,未沾数寸绿袍香。 同云惨澹西原路,赖有遗编死不亡。 |
| 中原文献旧,四世炜相传。 节操生来异,勋名晚更全。 方哦卫武什,遽止太丘年。 竟郁经纶志,苍黔敢扣天。 |
| 今代知名士,君家萃一门。 不惟文献在,政是典刑存。 台阁期平步,沅湘莫断魂。 平生翰墨事,兹可壮期源。 |
| 总角思先友,同宗丽泽传。 典刑诸老尽,文献旧家全。 交道从公晚,知音去我先。 渊源谁与遡,愁绝伯牙弦。 |
| 文献遗诸老,风霜鲁殿余。 斯人不可赎,吾道意何如。 永念年家好,曾联选部居。 无由陪缟送,东望泪沾裾。 |
| 贤才冠世得优闲,免向金门老赘冠。 颂德华名盈满轴,规章文献表穹桓。 宦家有道生忠烈,夷夏初宁谏齿寒。 正是紫微垣里客,如今列上画图看。 |
| 文献中州仰大邦,姓名由此带天香。 襟怀月照江湖水,谈笑风生齿颊霜。 天理每从閒处见,诗篇常向静中忙。 明朝小队郊坰去,傥有新吟寄一章。 |
| 戟衣翻户映庭槐,使节州符未展才。 文献定知丞相似,渊源还自洛阳来。 异端惑世浓於酒,古学违时冷若灰。 从此湖人识丧礼,凛然治命手亲裁。 |
| 从此无因见,南园老叔翁。 朝廷世臣少,文献我家穷。 达宦谁无分,全材不易逢。 先生勋第一,号恸仰天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