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谁咏寒枝入国风,广文官冷更诗穷。 偶随岸柳春先觉,试比山樊韵不同。 十顷清风明月外,一杯疏影暗香中。 遥知一夜相思后,铁石心肠也恼翁。 |
| 危亭突兀斗城阴,风物苍茫入望沉。 万古东南多壮观,百年豪杰几登临。 夜中日出扶桑近,天外江流滟滪深。 好趁归帆拂天姥,共凭寥廓寄微吟。 |
| 旧闻城北有马塍,聚花成锦常留春。 我家苕水近来到,输他年少寻芳人。 相夸此地百金惜,閒出奇花万钱直。 接贴翻腾费工巧,拣抅移将斗颜色。 园翁爱花如子孙,寸生尺长勤培根。 南邻北邻贫富改,独守养性经凉温。 兄今已得閒居趣,扁舟暂向官塘路。 攀涤摘蕊娱性情,对月看云想风度。 歌长词逸不可当,鬓发垂白吟沧浪。 |
| 暑风凉月。 爱亭亭无数,绿衣持节。 掩冉如羞,参差似妒,拥出芙渠花发。 步衬潘娘堪恨,貌比六郎谁洁。 添白鹭,晚晴时,公子佳人并列。 休说。 搴木末。 当日灵均,恨与君王别。 心阻媒劳,交疏怨极,恩不甚兮轻绝。 千古离骚文字,芳至今犹未歇。 都休问,但千杯快饮,露荷翻叶。 |
| 莫话诗中事,诗中难更无。 吟安一个字,拈断数茎须。 险觅天应闷,狂搜海亦枯。 不同文赋易,为著者之乎。 |
| 举子竟文赋,风骚委路尘。 吾宗多警句,诗道未无人。 青眼有谁是,白头空镊频。 贾生如再召,为尔指迷津。 |
| 文赋早知名,君今陆士衡。 真能辨龙鮓,未可忘莼羹。 剩喜修途辟,深防俗目惊。 时闻黄耳信,缓步取公卿。 |
| 庾信哀何极,仲宣悲苦多。 因思学文赋,不胜弄干戈。 自古有如此,于今终若何。 到头重策蹇,归去旧烟萝。 |
| 长乐遥听上苑钟,彩衣称庆桂香浓。 陆机始拟夸文赋,不觉云间有士龙。 |
| 破帽遮头趾印涂,寻梅乞酒一狂夫。 那堪授简供文赋,已自披蓑人画图。 夜牖有书非少日,晓村无迹是吾庐。 虚言耳热能消却,其奈瓶罍汁滓枯。 |
| 得年虽欠寿,凡事孰能瑕。 识老语言简,学充文赋葩。 刘蕡胡不第,灵运欲忘家。 已矣归何处,虚留海上槎。 |
| 相门佳气夜葱葱,早已凭熊更梦熊。 二十此郎作文赋,乃翁仍是黑头公。 |
| 昔我为行客,烦君作好诗。 今吾仍是主,送子得无辞。 文赋须勤作,经书莫暂离。 天资诚美矣,师道可无之。 |
| 阀阅真王后,衣冠上客中。 路人遥识紫髯翁。 争信旧来文赋动南宫。 得婿攀龙贵,生男射虎雄。 寿筵休放酒尊空。 且道几人全福与君同。 |
| 生甲更生庚。 此是丹头切要明。 药嫩采来归土釜,前烹。 文赋刚柔次第行。 片饷结丹成。 沐浴防危更守城。 到此不须行火候,持盈。 火若加临必定倾。 |
| 何山无朝云,彼云亦悠扬。 何山无暮雨,彼雨亦苍茫。 宋玉恃才者,凭云构高唐。 自重文赋名,荒淫归楚襄。 峨峨十二峰,永作妖鬼乡。 |
| 骨髓缄藏万古谋,畔牢愁思不禁秋。 常怜屈宋鸣中古,不遇丘轲放一头。 文赋东坡推典丽,简书西路失归休。 看公议论方游夏,岂数苏州与柳州。 |
| 陆机二十作文赋,汝更小年能缀文。 总角草书又神速,世上儿子徒纷纷。 骅骝作驹已汗血,鸷鸟举翮连青云。 词源倒流三峡水,笔阵独扫千人军。 只今年才十六七,射策君门期第一。 旧穿杨叶真自知,暂蹶霜蹄未为失。 偶然擢秀非难取,会是排风有毛质。 汝身已见唾成珠,汝伯何由发如漆。 春光澹沱秦东亭,渚蒲牙白水荇青。 风吹客衣日杲杲... |
| 陆机二十作文赋,刘君二十诣大常。 桃花浪险阿香怒,点破龙额归西江。 平津六十策第一,刘君五十赐袍笏。 一官初入八桂林,官无早晚在努力。 大师大漕两德星,总是青原旧使君。 若问公堂阶下吏,便是三瑞堂前门生前进士。 |
| 金螺晓气照人寒,手把天浆领佩环。 夜有送鱼来赤壁,秋风吹雁发衡山。 东南折处旗花见,牛女光中槎影还。 见说青年文赋好,士龙一笑共云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