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道西河久服从,陶成国治蔼文风。 政缘馀泽沾洙泗,比似群侯故不同。 |
功成论道息干戈,武将森森学问多。 养得文风名节盛,自三代下莫能过。 |
开明后学日升车,千里文风一旦雄。 池上采芹摇水碧,帐中摛藻映纱红。 |
燕台胆落夏台臣,万国衣冠拱帝宸。 更把文风兼教雨,一时净洗旧边尘。 |
锦绣洲犹在,熊罴梦已无。 文风齐两蜀,仙迹接三都。 白石从天设,青崖见地图。 荔枝妃子圃,不复曩时输。 |
欈李于门伯仲佳,声名籍籍到天涯。 一经早已传韦氏,五桂今重说窦家。 满眼衣冠真盛事,几年棠棣看联华。 兰台曷与编青史,要使文风万世夸。 |
交游惟子独相知,此老天胡不憖遗。 行辈凋零亡益友,文风寥落失儒师。 在生曾与传遗像,临死犹能寄别诗。 月落村空人不见,伤心千古隔幽期。 |
诗书岁月久,到老未忘情。 一自文风变,长忧雅道轻。 时人空见忌,圣主旧知名。 更有孤高节,冰霜无此清。 |
倚剑悬弓默运筹,终令敌国初戈矛。 八年楚业守归汉,三万齐封不愧留。 壮岁早从黄石计,功成却伴赤松游。 当时不与人间充,应有文风静九州。 |
羊犬争雄宇内残,文风犹自到长安。 当时枉被诗书误,惟有鲜卑贺狄干。 |
南方尚秉礼,文风未云衰。 释奠古雅乐,乡饮旧汉仪。 表章在正学,舍鲁将安之。 愿言假良遇,制作逢昌时。 |
天教古歙巧遭逢,和气薰蒸蚕麦丰。 重见龚黄宣德化,再生韩柳振文风。 万间广厦人人共,千里明蟾处处同。 端的相门还拜相,鲁公行即继周公。 |
閒。 道脉不随多事去,文风似放一分还。 纷纷世变忘言外,春在西皋花柳閒。 |
骑壒蒙蒙一洗空,恢崇儒馆闻文风。 正当世祖投戈际,远迈元和沸鼎中。 坐使车书同万里,行看冠盖袭诸武。 我公勋业追王佐,岂比区区颂泮宫。 |
舜作九成乐,丹凤仪其宫。 周备既醉福,高冈始鸣桐。 区区汉宣帝,杂羁期群聋。 恽诛广汉族,一变高文风。 德教既不任,览辉理未通,惟昔周道衰,麟出大野中。 尼父绝史笔,盖伤吾道穷。 汉治非虞周,凤来与麟同。 胡然颍川守,乃敢贪天功。 下义上赏奸,甚哉其相蒙。 |
停杯且止。 斋里百无为客喜。 冷淡文风。 只有狂言数百通。 不须载酒。 粗有五车聊当寿。 莫笑予何。 空恁贪多嚼不多。 |
人情安逸或骄惛,君子操修有本原。 结宇近同间燕处,题颜深警圣贤言。 游心最乐群书富,寓目无穷百卉繁。 治世右文风教洽,彬彬儒雅遍宗藩。 |
两门情义一乡中,祖业还同社稷功。 赁舍仙隣逢事少,访余时幸慰诗穷。 割符忽为荣亲去,横槊多因得地雄。 强饭肯随官职祷,故爱当勉报文风。 |
西山南浦昔相逢,桂林象郡今相送。 长才妙略世所知,诸公遗人胡不用。 文风广被固可喜,志士远适岂其理。 上书报罢君勿悲,广西政复多事宜。 |
七闽古要荒,是为越南徼。 秦汉列职方,居民亦稀少。 文风渐褰开,李唐盛称表。 问之何因尔,风气有先兆。 桓桓观察公,切切廑告诏。 至今章掖流,诗书被余照。 伊洛道既南,考亭重继绍。 譬之中天日,万古垂炳耀。 岂但行中原,衣被弥岭峤。 云胡一气迁,变化有难料。 百年诗书地,末俗事攘矫。 岂是殷民顽,此亦关感召。 天下本无事,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