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不见涧底松,树子元楚楚。 长大今几年,植立无风雨。 一朝建明堂,未免斤斧苦。 斤斧不为伤,抡材固其所。 |
| 矶环合辟鲸虬,白水如汤动地流。 崖崿尽成斤斧迹,当年谁与化工谋。 |
| 古树被青藓,蟠溪作卧龙。 穷冬不蔽日,入夏却生风。 枝少禽难托,根空蚁聚封。 幸为斤斧弃,得老雪霜中。 |
| 灵山宁与心为仇,斤斧侵凌自不休。 水玉比来闻长价,市人无数起相雠。 |
| 东去愁攀石,西来怯渡桥。 碧潭如见试,白塔苦相招。 野馈惭微薄,村沽慰寂寥。 路穷斤斧绝,松桂得干霄。 |
| 气化流行出一元,生生之理自天根。 倘无斤斧牛羊累,触处均沾雨露恩。 |
| 长年获稻时,人尽趋南亩。 束薪固图售,求益敢屡拒。 念昔居田园,连林瓷斤斧。 炊饮煮坡羹,徒闻乱风雨。 |
| 蒸入黄梅雨,寒收苦楝风。 团团羽葆盖,叠叠绣熏笼。 文锦财堪用,金铃实有功。 小畦留一树,斤斧幸相容。 |
| 老松如枯骸,短松覆儿发。 城中薪价高,斤斧不进伐。 难长虬龙姿,免藏虎豹穴。 樵童出山暮,步拘挑新月。 |
| 北地樵苏寸草空,不如烧炭此山中。 良材合抱随斤斧,岂顾区区栎与枫。 |
| 朝朝锄毒草,斤斧到山深。 书改当年事,人量此日心。 兰经依慧剑,蜜语伴刑针。 地下输嬴氏,英雄但数今。 |
| 当年夹路绿参差,曾拥金舆拂羽旗。 得地偶逃斤斧幸,闻风非与雪霜期。 犹残腊火燔空腹,时有惊雷起蠹枝。 想见妖灵占上象,龟山猎罢旧都移。 |
| 学有千门路,恭为百行初。 谦和人爱得,放傲腹空虚。 树大求斤斧,皮柔易卷舒。 请君观巨海,万水岂能如。 |
| 南堂初一家,隔绝岁月久。 开墙北风入,爽气通户牖。 栋梁未摧折,斤斧聊结构。 非言事轮奂,粗反昔人旧。 |
| 滔滔利俗著人深,洒洒衿怀可出尘。 指日洞阳斤斧息,开山一著要当人。 |
| 於菟伏林薄,樵者远斤斧。 宁甘骨肉饥,毋蹈爪牙苦。 山居聚落消,十室九闭户。 形影自相吊,祝神为驱祸。 兽毒犹可逃,急征罄罍鬴。 |
| 因访翟仙傍柳隈,不堪风景把人推。 松杉十丈入斤斧,夏屋数间俱劫灰。 道士潜心隐丹灶,儿童劝我举霞杯。 谁知自有长生诀,独步白云归去来。 |
| 有客过茅宇,煮茶坐松风。 问亭果安在,笑指十八公。 君看梁与栋,岂不深且雄。 何必用斤斧,然后成帡幪。 |
| 右殿当年欲葺时,槎牙高桧碍檐榱。 人间斤斧难容手,天上风雷为转枝。 烟色并来春益重,月华饶得夜相宜。 真皇一驻銮与赏,從此声名四海知。 |
| 思人谁复念婆娑,窟室崖阴未易磨。 四十团间看溜雨,三千年后数恒河,不堪与世供狙械,尚许遗民占鸟窠。 从此便名夫子树,匡人斤斧奈予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