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未说楼居即是仙,自然高处隔尘寰。 谁家双鹤鸣清晓,声在东边竹树间。 |
| 林间塔影郁苍苍,向晚风传供佛香。 灯焰万龛时炯炯,恍然文笔吐光芒。 |
| 野色晴晖展画屏,绿槐古樾两娉婷。 却嫌一带无情竹,只放金华半段青。 |
| 七弦之外数联诗,袅袅炉烟酒半卮。 岂独对床堪听雨,不如话到月斜时。 |
| 不嫌陋巷据坡头,旋斸烟莱著小楼。 面面有山殊不恶,倚阑销尽半生愁。 |
| 投西眼力拓天宽,收得烟林透入关。 双鹜断霞飞不尽,九峰斜抹有无间。 |
| 东山护晓日葱曨,一簇楼台紫翠中。 鸳瓦露漙鳞甲动,参差翚影挂斜红。 |
| 敛墙缩地保邻欢,巧作规模不见悭。 初转层梯心似隘,一开窗了便宽闲。 |
| 月满阑干风满衿,浪因景物动清吟。 钟惊老鹤翻金刹,角引栖鸦投暮林。 |
| 楼头小圃径斜通,种竹休教势倚空。 好是故庐犹在眼,未应修筱障西风。 |
| 翚飞高插女星光,可是溪山属沈郎。 眼力拓开千里远,楼身抬起一寻强。 争观王谢新题壮,不数齐梁旧事荒。 谁识倚阑真乐处,清风明月浪篇章。 |
| 步转层楼四望宽,了无一面欠云山。 龙分玉脊隆隆起,溪露银波隐隐寒。 诗思细摩僧塔峭,壮心不下女墙闲。 仲宣百尺登高卧,未必当时得恁安。 |
| 昔时师友尚草创,忆子诸父勤磨砻。 春台自令车马绝,桂树未厌铃旗重。 侵云切月绛一炬,拥坐排檐青几峰。 昔云空洞岂无物,读遍五车江水东。 |
| 绿云图上新轮奂,弹压江山气势豪。 手拍危栏拂星斗,目穷沧海见波涛。 人间何处望不到,天下有楼无此高。 俯视河阳桃李巷,清风吹断市尘嚣。 |
| 矮檐风雨送蜗牛,有客来夸百尺楼。 阖郡池台皆下瞰,背城湖海亦全收。 清时未放徒高卧,半世明为故倦游。 解尽橐金君计决,月明长笛起渔舟。 |
| 千山匼匝绕三山,尽属危楼一觑间。 云汉星辰谁道远,邻家花木不容悭。 凭栏要取西湖尽,落叶尤宜朔吹寒。 况是先生庄列辈,眼高人境几层看。 |
| 短檐风雨送蜗牛,有客来夸百尺楼。 阖郡台池皆下瞰,背城湖海亦全收。 清时未放徒高卧,半世何为故倦游。 解尽橐金君计决,月明长笛起渔舟。 |
| 多羡新楼上,公余写望闲。 数峰迷华岳,一面是商山。 棋暗幽云过,檐喧宿鸟还。 万重苍翠里,百尺泬寥间。 岚破分樵迳,沙明认钓湾。 望秦晴矗矗,清洛夜潺潺。 平远长安道,微茫函谷关。 吟哦生古意,图画寄朝班。 何日随高步,乘秋豁病颜。 销忧吾祖事,会待共跻攀。 |
| 白鹤山中熊豹姿,可怜营窟傍苕溪。 无家那得还三蜀,寄迹堪嗤传一齐。 共诧阖能扪斗柄,谁知堂不爱榱题。 厦成人已辞骚国,何日同登醉似泥。 |
| 劝客新楼,鸣筝上酒,夜凉人爱秋深。 何似过、赏心佳处,依约湖阴。 东望寒光缥缈,烟水阔、短笛销沈。 阑干近,胜时种柳,清到如今。 凌波又成误约,自佩环飞去,暗想遗音。 重省江城倦客,醉拥秋衾。 谁家一掬红泪,孤雁远、湿逗罗襟。 石城晓,数声又递寒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