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丈八蛇矛战血乾,子孙今已列材官。 青烟碧瓦开新第,白草黄云废旧坛。 劳薄可甘先兰舌,爵高还许戴刘冠。 秋来从猎长杨榭,矍铄犹能一据鞍。 |
| 当世佳公子,枝吾雅道多。 江南有文献,鲁国自强歌。 火后归新第,兵余喜止戈。 公车行有召,毋久恋松萝。 |
| 不见陈夫子,依稀四载余。 云亡前日信,报葬几时书。 玉轴千篇在,牙签万卷储。 九原应有恨,新第落成初。 |
| 幕客开新第,词人遍有诗。 山怜九仙近,石买太湖奇。 树势想高日,地形夸得时。 自然成避俗,休与白云期。 |
| 万里云开瑞日明,雕甍遥接九重城。 觚连丹凤红云绕,关度青牛紫气迎。 新第千门俱改观,旧溪二纪漫关情。 今宵且向桥头宿,又听咚鼕打六更。 |
| 为讯华亭鹤唳无,琴声断处客悲渠。 日边消息花争闹,露下光阴柳变疎。 未叹子云新第宅,最怜定国旧门闾。 风檐读罢閒居赋,向后何人奉板舆。 |
| 生平劲节朱丝直,老去清规玉斗寒。 卜築空存新第宅,典刑不见旧衣冠。 百年世事随风烛,二纪才名独冷官。 谢砌馀芳知未泯,森森儿侄长芝兰。 |
| 耆年时一二,新第阙西南。 好客心终在,忘怀日纵谈。 规模人共记,风味我犹谙。 谁是羊昙首,回车意不堪。 |
| 都城有地谁栽竹,只见寒樗与老槐。 闻种琅玕向新第,翠光秋影上屏来。 |
| 闻说营新第,无从贺落成。 门庭山水色,楼阁管弦声。 海内二三杰,胸中十万兵。 宁为一区计,不使九州平。 |
| 今日江南自可哀,不妨庾信费清才。 吟边万感损风怀。 应有笙歌新第宅,可怜烟雨曹楼台。 谢堂双燕莫归来。 |
| 十岁儿童,看骑竹、花阴满城。 与新第、桐乡孙子,高下齐生。 倚枕不寻柯下梦,举头自爱橘中名。 但有时、米价问如何,公助平。 东西塾,听书声。 长短卷,和诗成。 总神仙清福,前辈家庭。 试问凌烟图相国,何如洛寺写耆英。 甚天公、属意富民侯,银信青。 |
| 南拥旌旗照海傍,甘泉新第从臣章。 三休华阁窥天象,几日朝衣带御香。 溪水以流随画楫,荔枝初绿映雕觞。 颁春莫向常思岭,归梦先应到帝乡。 |
| 新第谁来作并邻,旧官宁复忆星辰。 请君置酒吾当贺,知向江湖拜散人。 |
| 阀阅元高世,功名自发身。 堂堂揖真相,矫矫出稠人。 许国心先定,轻财物自亲。 传经比韦氏,世世得良臣。 耆年时一二,新第阙西南。 好客心终在,忘怀日纵谈。 规模人共记,风味我犹谙。 谁是羊昙首,回车意不堪。 师旷闻弦日,相如作赋年。 虽惭众人后,贪值主文贤。 北道初闻召,南江正远迁。 平生阙亲近,遗恨属新阡。 |
| 我公胸次妙陶甄,幻出壶中小有天。 地近沧浪占风月,目吞笠泽饱云烟。 国杯金盌开新第,燠馆凉台继昔贤。 闻说傅岩通帝梦,遄归黄阁卧貂蝉。 |
| 帝里余新第,朱门面碧岑。 曙堂增爽气,乔木动清阴。 直去亲瑶陛,朝回在竹林。 风流才子调,好尚古人心。 薜荔遮窗暗,莓苔近井深。 礼无青草隔,诗共白衣吟。 轩静留孤鹤,庭虚到远砧。 掩关裁凤诏,开镜理琼簪。 种植今如此,尘埃永不侵。 云奔投刺者,日日待为霖。 |
| 山东才副苍生愿,川上俄惊逝水波。 [汉书云:山东出相。 ]履道凄凉新第宅,宣城零落旧笙歌。 [敦诗宅在履道,修造初成。 崔家妓乐,多归宣州也。 ]园荒唯有薪堪采,门冷兼无雀可罗。 今日相逢偶同到,伤心不是故经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