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从来甚爱水云居,投老安闲且自如。 瀹茗焚香方外友,白灰红火养丹炉。 |
| 白浪红尘二十春,就中奔走费光阴。 有时俗事不称意,无限好山都上心。 一面琴为方外友,数篇诗当橐中金。 会须将尔同归去,家在碧溪烟树深。 |
| 面带青山色,道人何处来。 一台县日月,两袖裹风雷。 铅鼎养活火,寒炉拨死灰。 出寻方外友,不语又空回。 |
| 扶携方外友,来入白云关。 八九峰如画,两三人倚栏。 棋声敲竹外,帘影落花间。 一曲瑶琴罢,翠阴生昼寒。 |
| 久矣忘情岂用閒,已看要起示无还。 自怀白发苍颜客,不堕黄花翠竹间,顾我分为方外友,如公合上道家山。 暇时及此频相过,城北城南浔几湾。 |
| 孤山古柏郁苍苍,中有高人住此堂。 峻入太空摩日月,清蟠劲气挟风霜。 叶餐晓露通仙药,子爇宵烟谒帝香。 已结岁寒方外友,愿分一半白云乡。 |
| 我生苟无祸,放怀在诗酒。 诗酒得自在,功名亦何有。 天欲醉坠车,岂问柳生肘。 写我平生适,笑寄方外友。 |
| 半毡半幅一羌床,寒淡家风肖老庞。 容易著身藏北斗,等闲开口吸西江。 龛灯梵夹香摇几,茅屋禅蒲雪照窗。 方外友於思对麈,隐人胸次作舂撞。 |
| 吾舅每谈方外友,吃吃醉吟长在口。 李侯佳句往往有,示我不轻诗数首。 江湖愿见非一日,岂有闻名不相识。 路头且向郁孤台,却傍钓台深处回。 |
| 倦游嬾著小乌巾,短发丝丝雪满簪。 信手拈书聊慰眼,转头忘事太无心。 笑他杜老频看镜,爱我昭文不鼓琴。 喜有山林方外友,时攜佳纸索新吟。 |
| 老仙旧地枕东城,古木参天警昼声。 我亦愿为方外友,风流何必并时生。 |
| 我从东蓼来,水竹遂幽讨。 崎岖至於六,获见文殊老。 文殊方外友,僧门素称宝。 平生首肯处,可嗣布禅皓。 寤寐思棒喝,邂逅得倾倒。 何妨萃高人,坐上褒吾葆。 会胜索枝撑,得师恨不早。 勉为云山留,未可止中道。 |
| 空堂洒寒水,碧楸凉漠漠。 高眠得珍簟,委弃巾与屩。 薰风穆然来,殿角鸣金铎。 清香有时闻,幽鸟无声落。 论诗爱平淡,语道造冲寞。 非吾方外友,谁当共兹乐。 |
| 钟鼎箪瓢信宿缘,且将閒逸度余年。 诗敲雪月风花夜,画卷江湖烟雨天。 三尺焦桐方外友,一泓老砚郭边田。 自惭野趣无拘束,敢和清吟一十篇。 |
| ...多全,妙画远过兰亭镌。 其间曲水悲夫字,駸駸欲度骅骝前。 我家阿连缚虎手,更得退堂方外友。 王君系出三槐家,参坐会文真耐久。 田丁初来献小砚,寻见津津若微溜。 细看背刻晋献之,永和仿佛在旁右。 亟访田家叩所从,始知墓崩随意取。 大砖支床得前段,掀倒浮屠全尾首。 字为十行行十二,百十有七二字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