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客问燕山地,燕山地不多。 祗因解培植,桂子绿婆娑。 |
| 此心仅方寸,去天唯咫尺。 欲付子孙耕,先自竭吾力。 |
| 岂是无仙骨,平生百念轻。 但存方寸地,吾不计前程。 |
| 白发非有种,如何忽自生。 尽从方寸地,莳此两三茎。 场屋债犹欠,山林计未成。 头颅知渐丑,羞向镜中呈。 |
| 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。 |
| 斑驳天穿漏,惊奔浪叠空。 山留宿雨碧,云受夕阳红。 蚕麦关时务,莺花怯老翁。 乾坤方寸地,今古一丝风。 |
| 息念无如撄物何,一波才动引千波。 试量方寸玲珑地,饾饤悲欢贮几多。 |
| 瘴地风霜早,温天气候催。 穷冬不见雪,正月已闻雷。 震蛰虫蛇出,惊枯草木开。 空馀客方寸,依旧似寒灰。 |
| 为客始逾月,迢迢若经年。 昼永空馆寂,古木参云烟。 我生闻道浅,未能超世缘。 念此方寸地,忧来相萦缠。 今晨动幽兴,沙岸泊归船。 岸远望不远,归思随长川。 |
| 权篱山下屋,桐帽水边村。 遗子方寸地,传家廿四言。 芳荪生夕秀,衰柳带秋昏。 千古堂堂恨,青云落泪痕。 |
| 坞木殿前空,山河泽国同。 鸟闲沙影上,泉落树阴中。 缆舸蒲花水,萦幡柳絮风。 翛然方寸地,何事更悲蓬。 |
| 筋力已非旧,逢寒亦自怜。 风霜在檐外,妻子语灯前。 纸被添新絮,茶瓯煮细泉。 虽云方寸地,春意一陶然。 |
| 今年生日胜常年,一佛中间万佛缘。 善念才兴方寸地,恩光便下九重天。 花香作供围方丈,粟粒成功福大千,长寿如来更多宝,饱参住世小乘禅。 |
| ...。 圆似明珠照十方,或来或去寒无雨。 本是真,玄中圣,天仙地仙收不尽。 虚无出向方寸间,方寸之间还远近。 此玄珠,何分别,超凡得道须自證。 四时运转如等闲,任从颠倒非常性。 玄珠玄珠实非实,虚非空,五色相依橘似红。 境象軿罗安掌内,不在方外隐形中。 扣玄关,深奇异,具足凡情兼四智。 人或达识此玄珠,一念失则心如醉。 可速求,... |
| 怀古不知寒,洗心忘百忧。 怡然方寸地,得与贤圣游。 南涧兮泉甘,北山兮云幽。 彼纷兮何之,兹盘兮吾留。 |
| 白衣苍狗任从渠,不碍波涵一太虚。 雅契高僧方寸地,卷舒流止自如如。 |
| 学道年嗟晚,知非骨已惊。 世纷誇要路,天意罪浮名。 汶上朱轓宠,淮南白髮生。 惟馀方寸地,留貯岁寒情。 |
| 生来井井义谁穷,阳自初来位五中。 若信此间方寸地,能安而虑即成功。 |
| 已办书生场屋缘,枫宸入对字三千。 玉阶喜得方寸地,屋漏如临咫尺天。 学自孔颜期用世,道非尧舜莫陈前。 便听第一鸿臚唱,衣钵如余未足传。 |
| 受用十三诗,不离方寸地。 门外自风波,行之以无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