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落清和昼漏长,曲栏高槛倚新妆。 未饶玉蘂来仙女,那羡莲花似阿郎。 遣兴勉从吾辈在,追欢难入少年场。 开缄忽得惊人句,满纸云烟翰墨香。 |
赤凤巢焚尚覆雏,一抔翻荷主恩殊。 冶城无铁铸肝胆,石甃何人藏发肤。 信史直须求草野,鸱皮幸不殉江湖。 空怜粉壁多生气,难绘当年负扆图。 |
白马魂空结,朱蛇谶岂真。 九重原叔侄,一死自君臣。 鼎镬当年事,蒸尝异代人。 西山一抔土,寂寞掞冬春。 ¤ |
匿孤闻县幕,收骨有将军。 禁密趣烹客,心枯绝命文。 泪痕台北土,魂梦海东云。 劝进同时士,麒麟自纪勋。 |
燕歌一夜满都城,大内罘罳火彻明。 无复看书延侍讲,仍传天语劳先生。 两朝事往君恩在,十族烟销诏草成。 为问精灵何处是,雨花台畔子规声。 |
减却濠沟厚却城,散如丝忽聚如京。 夜兼风势千江立,晓借林花万象荣。 恃我柴门高卧稳,敌君竹阁醉吟清。 长歌慷慨摇冰柱,至乐衔心未易名。 |
治乱兴衰甚可嗟,徒怜水调诉荣华。 开元盛事今何在,尚有霓裳寄此花。 |
年逾六十我何堪,心曲因君得纵谈。 阅史旧尝疑夏五,参禅今遂荐前三。 饮阑却怪清樽恶,饥甚犹怜粝食甘。 交态物情何足较,迩来炉鼎兴方酣。 |
水满陂塘麦满村,路逢田父和长言。 题诗懒作蝇头字,贳酒愁看犊鼻褌。 芳草藉青迷野迳,远山横翠入柴门。 道衡骨朽无人继,卿相谁能预识温。 |
不因将军打门惊,瓦釜何从得此声。 谁道枯肠三碗怯,能令俗骨一生清。 鸿渐绝怕膏新绝,党进那知雪水烹。 从此客来真水厄,吾方正酒学泉明。 |
树夹门方正,谷侵岸隤。 水摇云影动,风抑鸟声回。 篱缺舟常过,庭空客不来。 故人经岁月,又见菊花开。 |
子文之族。 犯国法程。 延理释之。 子文不听。 恤顾怨萌。 方正公平。 |
累世名称阀阅高,缙绅维复似英谊。 宠才咸许致千里,小试先观梦四刀。 方正宁容迁岳麓,清明端可鉴丝毫。 文章政事传家美,须信池中有凤毛。 |
赫日方正中,忽见第二月。 老木盘硬枝,扶疏真桂叶。 烟云成显晦,弦望靡盈阙。 初无大小余,可以历没灭。 但能照行人,千古此山侧。 却笑天上轮,昼夜不停辙。 |
窗白鸟声晓,残钟度溪水。 此时幽梦回,独在空山里。 松岩留佛灯,叶地响僧履。 余心方正寂,无使群动起。 |
洁白又方正,似君心坦平。 空随文价贵,未免刺毛生。 客被侵霜薄,山窗映雪明。 前春悬作榜,应见淡书名。 |
白沟河水逝东奔,燕马南来河水浑。 原草百年殷战血,阴风半夜斗游魂。 明堂又喜朝元后,率土空教哭圣孙。 回首漫怜方正学,茫茫青史不堪论。 |
皎洁分明如我鬃,卷舒方正似君心。 三千里外情多少,一幅真堪值万金。 |
众书之中虞书巧,体法自然归大道。 不同怀素只攻颠,岂类张芝惟创草。 形势素,筋骨老,父子君臣相揖抱。 孤青似竹更飕飗,阔白如波长浩渺。 能方正,不隳倒,功夫未至难寻奥。 须知孔子庙堂碑,便是青箱中至宝。 |
高明若韩苏,方正如君实。 太山当面前,瞠目不能识。 谁能不由户,可怪亦可惜。 得若在家庭,迷殆胡越隔。 向微程朱子,出手为开辟。 我辈白日中,夜行至今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