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上国千余里,逢春且胜游。 暂闻新鸟戏,似解旅人愁。 野色吞山尽,江烟衬水流。 村醪须一醉,无恨滞行舟。 |
| 百蛮降伏委三秦,锦里风回岁已新。 渠滥水泉花巷湿,日销冰雪柳营春。 何年道胜苏群物,尽室天涯是旅人。 焚却蜀书宜不读,武侯无可律余身。 |
| 三逐乡闾五去君,莫知何地可容身。 杨回不是逢英鉴,白首无成一旅人。 |
| 纵居鼙角喧阗处,亦共云溪邃僻同。 万虑全离方寸内,一生多在五言中。 芰荷叶上难停雨,松桧枝间自有风。 莫笑旅人终日醉,吾将大醉与禅通。 |
| 晚麦芒干风似秋,旅人方作蜀门游。 家林渐隔梁山远,客路长依汉水流。 满壁存亡俱是梦,百年荣辱尽堪愁。 胸中愤气文难遣,强指丰碑哭武侯。 |
| 行行野雪薄,寒气日通春。 故国又芳草,沧江终白身。 游归花落满,睡起鸟啼新。 莫惜闲书札,西来问旅人。 |
| 夹道天渠远,垂丝御柳新。 千条宜向日,万户共迎春。 轻翠含烟发,微音逐吹频。 静看思渡口,回望忆江滨。 袅袅分游骑,依依驻旅人。 阳和如可及,攀折在兹辰。 |
| 寂寞俱不偶,裹粮空入秦。 宦途已可识,归卧包山春。 旧国指飞鸟,沧波愁旅人。 开樽洛水上,怨别柳花新。 |
| 鸟啭蜂飞日渐长,旅人情味悔思量。 禅门澹薄无心地,世事生疏欲面墙。 二月云烟迷柳色,九衢风土带花香。 大知高士禁愁寂,试倚阑干莫断肠。 |
| 老听笙歌亦解愁,醉中因遣合甘州。 行追赤岭千山外,坐想黄河一曲流。 日暮岂堪征妇怨,路傍能结旅人愁。 左绵刺史心先死,泪满朱弦催白头。 |
| 上国栖迟岁欲终,此情多寄寂寥中。 钟传半夜旅人馆,鸦叫一声疏树风。 古巷月高山色静,寒芜霜落灞原空。 今来唯问心期事,独望青云路未通。 |
| 腊雪频频降,成堆不可除。 伴吟花莫并,销瘴药何如。 谢女诗成处,袁安睡起初。 深迷樵子径,冷逼旅人居。 惹砌催樽俎,飘窗入簿书。 最宜楼上望,散乱满空虚。 |
| 山晓旅人去,天高秋气悲。 明河川上没,芳草露中衰。 此别又千里,少年能几时。 心知剡溪路,聊且寄前期。 |
| 旅人游汲汲,春气又融融。 农事蛙声里,归程草色中。 独惭出谷雨,未变暖天风。 子玉和予去,应怜恨不穷。 |
| 去岁曾游帝里春,杏花开过各离秦。 偶先托质逢知己,独未还家作旅人。 世上路岐何缭绕,空中光景自逡巡。 一回相见一回别,能得几时年少身。 |
| 愁多难得寐,展转读书床。 不是旅人病,岂知秋夜长。 归乡凭远梦,无梦更思乡。 枕上移窗月,分明是泪光。 |
| 独乘骢马去,不并旅人还。 中外名卿贵,田园高步闲。 暮春经楚县,新月上淮山。 道路空瞻望,轩车不敢攀。 |
| 别君谁暖眼,将老病缠身。 出涕同斜日,临风看去尘。 商歌还入夜,巴俗自为邻。 尚愧微躯在,遥闻盛礼新。 山东群盗散,阙下受降频。 诸将归应尽,题书报旅人。 |
| 秋兴因危堞,归心过远山。 风霜征雁早,江海旅人还。 驿树寒仍密,渔舟晚更闲。 仲宣何所赋,只欲滞柴关。 |
| 杳杳复霏霏,应缘有所依。 不言天路远,终望帝乡归。 高岳和霜过,遥关带月飞。 渐怜双阙近,宁恨众山违。 阵触银河乱,光连粉署微。 旅人随计日,自笑比麻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