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沧江石头下,沄沄泻天东。 寒潮日夕至,不与废兴同。 陛下始封地,气象常郁葱。 六代有旧迹,物景付与公。 切莫负山水,可追王谢风。 | 
| 献赋初从淮海来,汉皇欣得马卿才。 丝纶诰命追三代,山水歌辞冠一台。 甲第图书遗旧迹,寿原松柏长新栽。 故州民吏馀思远,画翣凄凉薤唱哀。 | 
| 怀苏亭子草成蹊,六鹤空堂旧迹迷。 唯有清香楼上月,夜深长照子城西。 | 
| 歌诗精外学,天子是知音。 坐夏宫钟近,宁亲剑阁深。 高名彻西国,旧迹寄东林。 自此栖禅者,因师满蜀吟。 | 
| 忆昨从游日,乌奴桃李春。 通家联雅好,入幕而佳宾。 绿野归心切,丹山旧迹陈。 九原多感怆,掩袂重伤神。 | 
| 寂尔归真界,人间化已成。 两朝钦至业,四海仰高名。 旧迹存花社,遗编满帝京。 徘徊想前事,庭树跪鸦鸣。 | 
| 游人试历览。 旧迹已丘墟。 巴水萦非字。 楚山断类书。 荒城高仞落。 古柳细条疎。 烟芜遂若此。 当不为能居。 | 
| 商於六百里,太守二千石。 地广任亦重,车建旗仍赤。 尝闻四老人,采芝留旧迹。 古庙藏空山,曾无汉羽翼。 其事有图画,家传多典籍。 愿君为政闲,案览知畴昔。 | 
| 昔岁陪游旧迹多,风光今日两蹉跎。 不因醉本兰亭在,兼忘当年旧永和。 | 
| 松院前年到,同君共五人。 今来观旧迹,君已是前身。 遽掩千秋夜,空伤两岁春。 向风无可语,泪洒壁间尘。 | 
| 颍川倒湾流,栏船曲转钩。 吏迎如太守,民望亚诸侯。 芳圃深通野,寒湖半抱州。 前贤多旧迹,佳咏听君留。 | 
| ...青油。 坐调金鼎尊明主,横把雕戈拜列侯。 书札二王争巧拙,篇章七子避风流。 西园旧迹今应在,衰老无因奉胜游。 脉散源分历几朝,纵然官宦只卑僚。 正忧末派沦沧海,忽见高枝拂绛霄。 十万貔貅趋玉帐,三千宾客珥金貂。 良时难得吾宗少,应念寒门更寂寥。 敢将衰弱附强宗,细算还缘血脉同。 湘浦烟波无旧迹,邺都兰菊有遗风。 每怜罹乱书犹... | 
| 行色在车马,西亭新雨过。 移家从上党,佐幕向三河。 皂荚林初暗,黄粱酒未和。 七贤无复有,旧迹尚应多。 | 
| 长安近甸巡游遍,洛阳寻有黄龙见。 千乘万骑如雷转,差差清跸祥云卷。 百司旧分当玉殿,太平官属无遗彦。 歌钟沸激香尘散,晨旗隐隐罗轩冕。 周公旧迹生红藓,瀍涧波光春照晚。 但听嵩山万岁声,将军旗鼓何时偃。 | 
| 折柳插瓶溪水湾,此方缘尽又思还。 春花乞食云门寺,秋叶翻经瓦屋山。 云起珠林封旧迹,月临宝地忆慈颜。 知君身似旃檀树,已去留香梵宇间。 | 
| 太行关路战尘收,白日思乡别沃州。 薄暮焚香临野烧,清晨漱齿涉寒流。 溪边残垒空云木,山上孤城对驿楼。 此去寂寥寻旧迹,苍苔满径竹斋秋。 | 
| 构堂幽僻断尘踪,静照为名我所通。 一室可知天下事,十方齐见定心中。 清朝云散层峰出,后夜潮回涨海空。 槜李御儿多旧迹,几时烟舸访支公。 | 
| 佳丽地,南朝盛事谁记。 山围故国绕清江,髻鬟对起。 怒涛寂寞打孤城,风樯遥度天际。 断崖树、犹倒倚,莫愁艇子曾系。 空馀旧迹郁苍苍,雾沉半垒。 夜深月过女墙来,伤心东望淮水。 酒旗戏鼓甚处市? 想依稀、王谢邻里,燕子不知何世,入寻常、巷陌人家,相对如说兴亡,斜阳里。 | 
| 秦德衰千祀,江演道不修。 相傅大堤在,曾是翠华游。 玉趾如将见,金椎岂复留。 怅然寻旧迹,蔓草蔽荒丘。 | 
| 其一:眼空蓄泪泪空垂,暗洒闲抛却为谁? 尺幅鲛绡劳解赠,叫人焉得不伤悲! 其二:抛珠滚玉只偷潸,镇日无心镇日闲。 枕上袖边难拂拭,任他点点与斑斑。 其三:彩线难收面上珠,湘江旧迹已模糊,窗前亦有千竿竹,不识香痕渍也无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