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升暘宫里雪初消,便觉春风袭柳条。 新醖嘈嘈泻轻碧,尽分和气浃狐貂。 |
| 千枝蔓仙牒,眉宇肖苍龙。 就中天赋英杰,玉磬照金钟。 满袖春风和气,散在苕溪霅水,讴歌颂儿童。 好个庙堂样,貂弁马头公。 烛如椽,香似雾,宴蓬瀛。 我家寿酒须信,不与世间同。 昨夜欢传清禁,今日黄堂歌舞,千载一相逢。 来岁五云里,宣劝折黄封。 |
| 镇抚西南众望倾,玉书天上辍持衡。 春风不觉岷山远,和气还从锦水生。 学舍却寻余教在,棠郊应喜旧阴成。 归来促召调炉冶,莫为儿童竹马迎。 |
| 皇家盛事,三殿庆重重。 圣主极推崇。 瑶编宝列相辉映,归美意何穷。 钧韶九奏度春风。 彩仗焕仪容。 欢声和气弥寰宇,皇寿与天同。 |
| 忧世心劳鬓易斑,笑颦还与世相关。 秋霜烈日君臣际,和气春风母子閒。 学道期传千载统,献言先办一生閒。 堂堂仰止人何在,独有名如不动山。 |
| 艳杏夭桃日夜忙,雨馀啼损不成妆。 元戎和气春风似,又引笙歌看海棠。 |
| 春风出甕初迎腊,和气烘人欲满堂。 多谢分来寿慈母,年年喜得对梅尝。 |
| 踏雪一登城上亭,山川草木亦精神。 不知四面孰为水,但般俱是春风绿。 此际全然许和气,於中何处有纤尘。 我来谩啜茶儿去,疑是神仙境界人。 |
| 龙虎西头象更雄,巍然坐觉马群空。 三千威已行方外,百万兵元贮腹中。 蜀国欢声连上国,秋风和气似春风。 只今欲荐斯文寿,大雅篇中愿赋崧。 |
| 笑谈终日任天真,和气春风自袭人。 毕竟胸中无适莫,不妨一世总相亲。 |
| 日出东海隅,照我草屋东。 屋东有荣木,光彩生曈曨。 春草凝碧色,春水生芙蓉。 江山发深秀,和气翔春风。 六龙俨灵辔,万物咸昭融。 羲和羲和,无旷尔职,无替尔功。 使吾两目常明,两耳常聪。 则吾将荐汝於上帝,而复子重黎之封。 |
| ...道与政通,审音知政惟丝桐。 堪嗟世道多翻覆,几度桑田变陵谷。 摩挲古物忆当年,人在春风和气天。 治世之音安以乐,斯琴当年羽衣作。 物拘星移阅几周,不图今日为君留。 袖来赠与无弦客,得之何啻如珪璧。 籀文篆古未为奇,我思古人珍秘时。 古人不可得而见,见琴如见当时面。 安得寻声问爨人,为吾一洗琴上尘。 |
| 三载多材地,一团和气乡。 蛙池疏道脉,蓬岛矗文芒。 明日归舟稳,春风驿路长。 词林是毡旧,此去足翱翔。 |
| 名章络绎走陪台,得对春风一笑开。 楼外未知明月出,袖中疑有夜光来。 秀如王子登门竹,味胜曹公止渴梅。 已向歌谣挹和气,预知丰稔变污莱。 |
| 绣衣持斧大江南,人在春风和气间。 草合园扉秋绿缛,花开环堵晓斓斑。 席前宣室趍严召,乐奏端诚趁近班。 记取临分留爱景,芙蓉色斗海棠殷。 |
| 人皆构堂思奉身,吴氏构堂养亲。 人皆种花图炫眸,吴氏树萱可忘忧。 慈亲鹤发寿且康,昆弟列罗如雁行。 旦暮升堂直涤瀡,娱亲嬉舞斑衣裳。 子能顺亲亲颜悦,和气盈盈蔼堂室。 春风荆树发条枝,夜雨芝兰秀芽茁。 由来孝道通神明,吴氏家世应昌荣。 他年移孝事君主,定使芳名书信史。 |
| 摘索枝头何处玉,吹来万里春风。 须臾陆地遍芙蓉。 珠帘和气扑,一笑夺炉红。 文字红裙相间出,主人钟鼎仙翁。 清谈隽语与香浓。 太平欢意远,人在玉壶中。 |
| 自昔旰江妙人物,未容修水擅玙璠。 狱平冤滞繇仁勇,众息讙哗赖德言。 谓继更生校中秘,却追子骥问桃源。 神仙天上多官府,盍乡蓬莱堑弭辕。 阴伏阳升直泰辰,当年犹想降庚寅。 泰山北斗人皆仰,和气春风德有邻。 会即吹嘘九天上,岂徒风月五溪滨。 不惟相国同年契,更有齐年相国人。 |
| 狂吹鸣篱,祥E648剪水,分明欺压寒梅。 冰威初敛,曦影上池台。 应有一番和气,南枝上、恐有春来。 须勤探,呼吾筇杖,屐齿上苍苔。 春风,浑未到,徘徊香径,巡绕千回。 见琼英一点,小占条枚。 且看先锋素艳,看看便、繁蕾齐开。 香浮动,微薰诗梦,须更著诗催。 |
| 堂堂卿月,奉君恩来作,潜藩贤守。 喜遇慈闱年八十,特向新下称寿。 千里春风,满堂和气,是处歌声奏。 荷衣紫绶,捧觞齐上春酒。 人道彭祖高年,寿高八百,管从来稀有。 似此遐龄,屈指算、犹有十分之九。 惠满梅山,宠新芝检,归展调羹手。 疏封国号,天教富贵长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