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黑松林外路,风角远嗈嗈。 朔气生荒堡,秋尘满病容。 豺掊沙底骨,人上月边烽。 休作西行计,西行地渐凶。 |
| 南国春寒朔气回,霏霏还阻百花开。 全移暖律何方去,似误新莺昨日来。 平野旋销难蔽草,远林高缀却遮梅。 不知金勒谁家子,只待晴明赏帝台。 |
| 禁园凝朔气,瑞雪掩晨曦。 花明栖凤阁,珠散影娥池。 飘素迎歌上,翻光向舞移。 幸因千里映,还绕万年枝。 |
| 寂寞坐遥夜,清风何处来。 天高散骑省,月冷建章台。 邻笛哀声急,城砧朔气催。 芙蓉已委绝,谁复可为媒。 |
| 寂寞蝉声静,差池燕羽回。 秋风怜越绝,朔气想台骀。 相去数千里,无因同一杯。 殷勤望飞雁,新自塞垣来。 |
| 万里惊飙朔气深,江城萧索昼阴阴。 谁怜不得登山去,可惜寒芳色似金。 茱萸秋节佳期阻,金菊寒花满院香。 神女欲来知有意,先令云雨暗池塘。 |
| 北地寒应苦,南庭戍未归。 边声乱羌笛,朔气卷戎衣。 雨雪关山暗,风霜草木稀。 胡兵战欲尽,汉卒尚重围。 云净妖星落,秋深塞马肥。 据鞍雄剑动,插笔羽书飞。 舆驾还京邑,朋游满帝畿。 方期来献凯,歌舞共春辉。 |
| 盈尺知丰稔,开窗对酒壶。 飘当大野匝,洒到急流无。 密际西风尽,凝间朔气扶。 干摧鸟栖枿,冷射夜残垆。 赞月登斜汉,兼沙搅北湖。 惭于郢客坐,一此调巴歈。 |
| 穹庐杂种乱金方,武将神兵下玉堂。 天子旌旗过细柳,匈奴运数尽枯杨。 关头落月横西岭,塞下凝云断北荒。 漠漠边尘飞众鸟,昏昏朔气聚群羊。 依稀蜀杖迷新竹,仿佛胡床识故桑。 临海旧来闻骠骑,寻河本自有中郎。 坐看战壁为平土,近待军营作破羌。 |
| 阴云凝朔气,陇上正飞雪。 四月草不生,北风劲如切。 朝来羽书急,夜救长城窟。 道隘行不前,相呼抱鞍歇。 人寒指欲堕,马冻蹄亦裂。 射雁旋充饥,斧冰还止渴。 宁辞解围斗,但恐乘疲没。 早晚边候空,归来养羸卒。 |
| 宠饯西门外,双旌出汉陵。 未辞金殿日,已梦雪山灯。 地远终峰尽,天寒朔气凝。 新年行已到,旧典听难胜。 吏扫盘雕影,人遮散马乘。 移军驼驮角,下塞掾河冰。 猎近昆仑兽,吟招碛石僧。 重输右藏实,方见左车能。 兵聚边风急,城宽夜月澄。 连营烟火岭,望诏几回登。 |
| 季月还乡独未能,林行溪宿厌层冰。 尺素欲传三署客,雪山愁送五天僧。 连空朔气横秦苑。 满目寒云隔灞陵。 借问从来香积寺,何时携手更同登。 |
| 上苑通平乐,神池迩建章。 楼台相掩映,城阙互相望。 缇油泛行幔,箫吹转浮梁。 晚云含朔气,斜照荡秋光。 落叶飘蝉影,平流写雁行。 槿散凌风缛,荷销裛露香。 仙歌临枍诣,玄豫历长杨。 归路乘明月,千门开未央。 |
| 二庭归望断,万里客心愁。 山路犹南属,河源自北流。 晚风连朔气,新月照边秋。 灶火通军壁,烽烟上戍楼。 龙庭但苦战,燕颔会封侯。 莫作兰山下,空令汉国羞。 |
| 君不见渔阳八月塞草腓,征人相对并思归。 云和朔气连天黑,蓬杂惊沙散野飞。 是时天地阴埃遍,瀚海龙城皆习战。 两军鼓角暗相闻,四面旌旗看不见。 昭君远嫁已年多,戎狄无厌不复和。 汉兵候月秋防塞,胡骑乘冰夜渡河。 河塞东西万馀里,地与京华不相似。 燕支山下少春晖,黄沙碛里无流水。 金戈玉剑十年征,红粉青楼多怨情。 厌向殊乡久离别... |
| 玉塞含凄见雁行,北垣新诏拜龙骧。 弟兄间世真飞将,貔虎归时似故乡。 鼓角因风飘朔气,旌旗映水发秋光。 河源收地心犹壮,笑向天西万里霜。 倚天长剑截云孤,报国纵横见丈夫。 五载登坛真宰相,七重分阃正司徒。 曾闻转战平坚寇,共说题诗压腐儒。 料敌知机在方寸,不劳心力讲阴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