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塞日穿痕断,边鸿背影飞。 缥缈浮黄屋,阴沈护御衣。 |
| 銮舆临紫塞,朔野冻云飞。 |
| 晴江水满长菰蒲,野鸭鵁鶄欲哺雏。 谁为寄声沙塞雁,春来朔野定如何。 |
| 燕丹余风被朔野,男女无别身益荣。 谁云乃祖驺虞化,却自鹊巢行露生。 |
| 朔野风烟古,临洺气象存。 魏风沿土性,漳水抱城根。 故垒盘荒草,残碑落近村。 太平民产富,桑柘半郊原。 |
| 知时避就物之难,千里萧萧振羽翰。 水国稻收朝食乏,海天霜重夜飞寒。 烟云秋去南山暖,风日春归朔野宽。 九万腾凌那可测,弋人矰缴漫多端。 |
| 穷荒始得静天骄,又说天兵拟渡辽。 圣主尚嫌蕃界近,将军莫恨汉庭遥。 草枯朔野春难发,冰结河源夏半销。 惆怅临戎皆效国,岂无人似霍嫖姚。 |
| 结束良家子,翩翩居帐下。 从军不数年,节钺安可假。 耻随五校后,单骑走朔野。 龙剑跃且鸣,夺得胡名马。 ¤ |
| 吴门叶落季鹰船,朔野霜横白雁天。 三楚楼台余梦泽,两京形势自甘泉。 采云帐幄冷风满,琼树花枝璧月圆。 本是宣光中兴日,腐儒长夜泣遗编。 ¤ |
| 朔野正秋风,前程见碛鸿。 日西身独远,山转路无穷。 树隔高关断,沙连大漠空。 君看河外将,早晚拟平戎。 |
| 红妆一队阴山下,乱点驼酥醉朔野。 塞外争传娘子军,边头不牧乌孙马。 |
| 诗家周贺与方干,三载同吟七里滩。 晚节我惟甘豹隐,妙年公合快鹏抟。 昔叨旧尹迎新尹,今愧前官送后官。 朔野炎陬天地阔,寄书会面两应难。 |
| 已过瓜期不放班,天寒路远泪潸潸。 交河北望天连海,朔野南来雪满山。 |
| 细马缕金鞍,文星使可汗。 袖中天诏重,帐外节毛寒。 烽火燕城急,尘沙朔野宽。 安边在大体,何必斩楼兰。 |
| 寒日征西将,萧萧万马丛。 吹笳覆楼雪,祝纛满旗风。 遮虏黄云断,烧羌白草空。 金铙肃天外,玉帐静霜中。 朔野长城闭,河源旧路通。 卫青师自老,魏绛赏何功。 枪垒依沙迥,辕门压塞雄。 燕然如可勒,万里愿从公。 |
| 端拱复垂裳,长怀御远方。 股肱申教义,戈剑靖要荒。 命将绥边服,雄图出庙堂。 三台入武帐,八座起文昌。 宝胄匡韩主,华宗辅汉王。 茂先惭博物,平子谢文章。 尽节恢时佐,输诚御寇场。 三军临朔野,驷马即戎行。 鼓吹威夷狄,旌轩溢洛阳。 云台先著美,今日更贻芳。 |
| 朔野无花春意薄,斧声惟见桑枝落。 北人是日竞条桑,手执懿筐共操作。 客亭系马吟寒厅,细雨缠愁牢似缚。 多情北燕能傍人,如说春心绕疏箔。 故乡桃李应满园,烂熳香风随处著。 十年游宦辞江湖,尘土日侵双鬓恶。 天涯怀抱倾东南,闷对青灯举幽酌。 |
| 晨冰结车辙,朔野风正厉。 君行良亦勤,正与苦寒值。 超然出门去,曾不顾我议。 譬如云飞鸿,势不受维挚。 开笼姿其往,万里在展翅。 场功十月毕,田家足豳事。 儿童樵牧归,荆扉寂已闭。 燃薪烛茅屋,并坐侄与弟。 自爱村醪熟,或以山鹿馈。 冻蔬劚青黄,寒药煮根柢。 从容温饱间,万事一无累。 嗟予不得往,注目云接地 |
| 冯颠久已欹残雪,戎眼何曾眩落晖。 朔野按行犹雀跃,东台瞑坐觉乌飞。 (道家有乌飞入兔宫之说。 )漫夸年少容吾在,(乐天诗云:犹有夸张少年处,笑呼张丈唤殷兄。 )若斗樽前举世稀。 待向崧阳求水竹,一犁烟雨伴公归。 |
| 朔野烟尘起,天军又举戈。 阴风向晚急,杀气入秋多。 树尽禽栖草,冰坚路在河。 汾阳无继者,羌虏肯先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