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月窟移来种异常,金英玉糁散天香。 年年八月中秋节,赏尽诗翁酒几缸。 |
| 山矾风味木樨魂。 高树绿堆云。 水光殿侧,月华楼畔,晴雪纷纷。 何如且向南湖住,深映竹边门。 月儿照著,风儿吹动,香了黄昏。 |
| 多生定自为黄卷,一念无如鱼蠹何。 今度前身散金粟,芸香从此不须多。 |
| 碧云叶底。 万点黄金蕊。 更看蔷薇清露洗。 泽国秋光如水。 余生牢落江南。 幽香鼻观曾参。 见说小山招隐,梦魂夜夜云岚。 |
| 晓翻汗简因遮眼,午对枯枰辄烂柯。 天遣幽香一唤起,醒然屯作出瓶鹅。 |
| 怪底花已两回,先生儤直未衔杯。 若犹不领渠侬意,犹向阶前一再开。 |
| 东山有佳处,修竹临沧浪。 上下秀色中,木樨寄孤芳。 玉露后丛菊。 先作寓蕾黄。 置之婆娑杪,金钉澹荧煌。 或云仙人醉,披披绿罗裳。 随此小佩玦,散落天一方。 我来便酌酒,是否地能详。 但怪秋山老,犹有幽意长。 哦诗未得诗,已照明月光。 乐哉径酩酊,知在夫何乡。 岂非化蝴蝶,以梦棲其旁。 明朝整冠坐,开卷书亦香。 |
| 何处闻国芗,珍木秀岩谷。 高标蕙兰枝,妙辑沈麝酷。 叶叶秋声中,霏霏早英蓛。 介特有如松,繁华岂惭菊。 勃蔚袭轩墀,薰沾满衣服。 情人擢纤指,拾蕊动盈掬。 蘼芜见离骚,苓藿入谱录。 卉堂未可更,鲍肆或争逐。 乱插琉璃瓶,於斯殊不俗。 |
| 少年痛饮。 忆向吴江醒。 明月团圆高树影。 十里蔷薇水冷。 大都一点宫黄。 人间直恁芳芬。 怕是九天风露,染教世界都香。 |
| 苍苍仙种自谁栽,一度秋光两度开。 故遣宝花装世界,重教金粟见如来。 香於月下开樽对,意似霜前把菊催。 生怕重阳风雨近,亟须领略莫迟回。 |
| 天高气肃。 正月色分明,秋容新沐。 桂子初收,三十六宫都足。 不辞散落人间去,怕群花、自嫌凡俗。 向他秋晚,唤回春意,几曾幽独。 是天上、余香剩馥。 怪一树香风,十里相续。 坐对花旁,但见色浮金粟。 芙蓉只解添秋思,况东篱、凄凉黄菊。 入时太浅,背时太远,爱寻高躅。 |
| 未说香高众卉林,清名先已入人深。 衣青萼绿不见佩,屋贮阿娇纯用金。 久恨酒肠悭似琖,更输诗字响如砧。 公能为办归休计,肯向花前叹陆沉。 |
| 分将翠色来雩邑,倏尔清风植府庭。 先生高卧何由见,想在渔州弄紫萍。 |
| 本是常娥一辈人,木樨开日作生辰。 大江南北无其偶,明月中间着此身。 筠管著书偏自富,荆钗绝口不首贫。 直将冰雪都消净,秋水空灵为写真。 |
| 秋声早已到梧桐,露气生凉湛碧空。 独倚阑干待明月,紫箫吹散木樨风。 |
| 冰箔纱帘小院清。 晴尘不动地花平。 昨宵风雨,凉到木樨屏。 香月照妆秋粉薄,水云飞佩藕丝轻。 好天良夜,闲理玉靴笙。 |
| 秋清意自佳,况此山崦静。 今晨风日暖,亦复起我病。 丛深木樨多,激烈香成阵。 何必檐卜林,方能明佛性。 |
| 问我清游何日最,木樨风外等秋潮。 忽有故人心上过,乃是虹生与子潇。 |
| 风递馀花点素缯。 日烘芳炷下罗藤。 为谁雕琢碎春冰。 玉蕊观中犹得誉, 木樨岸下尚驰声。 何如高架任伊凭。 |
| 香饭炊鱼白,新醅擘蟹黄。 秋风元不恶,乡思自难忘。 田水闲无用,山云薄有光。 篆畦消息好,一路木樨香。 |